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妥善安置 (第3/4页)
说,如果没有你公司需用的人,你就不能给我安排人了?” 石原听后问杨万里。 杨万里说:“如果下岗工人档案里找不出合适人选,你可以让你的下岗工人到我公司来面试,我承诺,最少帮你安排三十个下岗工人。” 石原觉得杨万里是真心的帮助他在解决困难。他也要考虑对方的需求,不能把企业里的包袱硬甩给别人背吧。石原答应了杨万里的要求。 石原放下电话,就来到了陈铁山的办公室。他把杨万里要人的事儿一说,陈铁山立刻反对说:“这个二哥,从咱们公司挖走不少人了吧,这次又要三个,不给他?” 石原说:“他这次不白要,他承诺至少要帮助咱们安排三十名下岗工人。” “他到不傻,从咱们这儿要走三个工程师,还外带三十个劳动力,最后还落个帮助咱们安排下岗工人的好名声。老大,我不是说你,二哥那脑袋瓜,咱俩人加起来,也没他的一个人脑袋瓜好使!”陈铁山自叹不如的说。 “咱们这里不是人员富余吗?留在咱们这儿也是个对人才的浪费。”石原说。 陈铁山看着石原问:“大哥,你是不是答应二哥了?” 石原立即回答说:“技术人员调动的事情归你管,我怎么能答应呢?” 陈铁山对石原的领导风格非常清楚。他是不会亲口答应的,但他对这事的处理是带有倾向的。如果他倾向同意,他会亲力亲为找你商量,征得你的同意;如果他不同意,他就会告诉当事人,这事儿不归他管,让当事人亲自来找你。这就是石原的领导艺术。既然,石原亲自找上门,陈铁山不想放人,也没有拒绝的理由。他也不想因为这件事情得罪了老同学。他就改口答应了放人。 工会主席小马在石原的启发下,决定到社会上拓展安排下岗工人。他约好人才管理中心主任赵卫东一起去了王府饭店和京城饭店。联系工作很顺利,他们俩与这两个单位签约了用工意向书。工作任务是饭店服务员和保洁员。 用工单位对来他们这里工作的人员,他们不用给上职工保险,也不用管档案,只是管每人发三十块钱的日工资就行了。当然,职工过年过节职工发的福利是不会少的。这正是用工单位理想的用工状态。 小马他们还走访了市属园林单位,与几家市属公园签署了用工协议书。只不过工作性质属于季节性工作,来年开春才能上岗,当年十一月结束工作。主要工作任务是打扫公园里的环境卫生。 工会主席小马觉得这些单位可以全部安置好下岗工人了,就与赵卫东商量,召开下岗工人全体人员大会,实施人员工作分配。 开会那天,任翠花和白雪事先把各用工单位的工作性质,工作要求和条件以及人员指标、工资标准等事项,张榜公布了出来。 赵卫东在基地院里摆了两张三屉桌,任翠花和白雪各占一张桌子。任翠花负责下岗工人去饭店和黄家庄园工作人员的登记,白雪负责去园林公园和惠民公司工作的人员登记。 基地的院子不算大,四百多名下岗工人把小院围个水泄不通。 深秋的季节,站在外边,已经有了凉意。但在这个小院里,却让人感觉不到一丝的凉意。来人个个兴奋,热烈和热情。毕竟在家里呆的时间太久了,一起工作的同事难得见上一面。他们在人群中寻找着熟悉的面孔,寒暄、问候、握手。人们看了布告,开始议论: “黄家庄园工资最高,条件不错,就是离家太远。家住北郊的人去合适。” “我知道惠民公司,你当过瓦工,去应聘没问题,我是普工工种,估计应聘不上。我知道咱公司有人去了他们那工作,那里待遇也不错。” “到公园干不错,玩似的就把活干了,工作时间也不长,一天工作六个小时,一个月的工资跟咱们在单位上班拿的差不多。唯一不称心得冬三月要待在家里,没工资。” “其实去饭店工作也不错,在城里图个离家近,风吹不着,雨打不着,唯一不称心就是工资低点,嗨,什么时候也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你说是不是?” 会议由赵卫东主持。他当过兵,说话办事雷厉风行。他对大家说:“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