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的期盼_第六章 妥善安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妥善安置 (第2/4页)

盟成为惠民公司十大股东之一。杨万里的目标是今年公司拿下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和公路路面工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为即将开始的北京五环路工程建设做好充分准备。他要把民营企业办成与国有企业具有同等竞争力的现代化的民营企业。他现在正四处招兵买马,扩大企业经营范围。杨万里深知,市场经济下的企业间竞争,说白了就是对人才的竞争。他坚信一个道理,在人们用金钱衡量一切的时候,金钱的作用就是万能的。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他在国企转型改革之际,用重金将国企中的一些工程技术人才收到自己的麾下。有人说他脑子里进水了,在国企中的一个技术科长月工资不到两千元,到他公司月工资直接就给五千元。他算了一笔账,在国企中的工程技术人员,分工过细,还往往是两三个人一个岗位,造成人才的极大浪费。到他这里是一人多岗,把人才的作用发挥到极致。给他们五千元只少不多。这叫人尽其才,物有所值。他在华政局技术处当处长时,处里的一个科员叫赵辉的,是清华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刚获取了高级工程师的头衔,就追随杨万里到了惠民公司。杨万里任命他为惠民公司总经理,月薪一万元。工资高出他在科技处时工资的四、五倍,这让国企的同僚们望尘莫及。

    杨万里知道了石原让他帮助安排国企下岗工人的意图,他认为机会来了,就说:“大哥,我可以帮助你解决困难,但你要先帮助我解决个困难。今年我公司申请了办理一级资质,就差三名工程师人员的编制就可以达到了条件。你们公司有三名分公司副经理,因你们当时活源不足,来到了我这里工作,现在他们不想回去了,我这里正好也缺人,可是你们公司说什么也不放人,不给办理档案转移手续。大哥,你要把这件事帮我解决了,我至少可以安排你那里三十名工人再就业。一比十,你不吃亏?”

    石原知道这档子事。那三个分公司副经理找过公司。当时,总经理陈铁山在外埠主持工作,劳动人事科长请示邓晓光副经理,他做不了主,就来请示石原。石原表示先不办理,等与总经理沟通后在答复他们。后来,他们三人也没有再找公司,石原把这件事情也没有再放心上。

    现在石原听杨万里这么一说,觉得有点进退两难,就说:“还有这档子事儿?”

    “大哥,你可别给我装糊涂啊?我知道他们三个人在不在你们公司无关紧要,可他们三个对我公司来说至关重要。”杨万里说。

    杨万里说的是实话。分公司设一个经理,一个副经理足够了,设两个副经理,确实有点人员浪费。他们三个副经理不在,分公司开工照样正常进行,也没有受影响。出现这种人浮于事的现象,都是要求上下对口这种形式造成的。石原想到这儿,就对杨万里说:“二弟,你知道,工程技术人员调动的事儿归总经理老五管,我不能越权吧?待我与老五商量后,立马答复你。我觉得他们三个人调你那里工作应该问题不大。”

    石原给杨万里吃了个定心丸。

    杨万里高兴地说:“我在这里先谢谢大哥了。这件事大哥给我办好了,改天我请你吃饭。”杨万里没等对方回音,就又接着说:“你那下岗工人里有没有肖和平呀?”

    石原给下属下了死命令,凡是双职工家庭中有一个下岗的,各单位不得再安排本单位职工下岗。石原想到这儿说:“他没下岗,”

    “你怎么想起他来了?”石原问。

    “那小子干活可是把好手?他要能到我这来,我让他到工地给我当工长去。”

    “他现在还是个工人,给你也当不了工长,他没有工长证?”

    “大哥,我这里没有那么多清规戒律,他有这个能力,就可以当工长,工长证到时给他办一个就行了。大哥,不说他了,他也没下岗,我想用也用不上。你那下岗工人里面有没有电工,试验工,木瓦工这些工种的人?”

    “这个我还没有做调查。”石原回答说。

    “那这样吧,你看行不行,改天我安排我们人事部主任去你公司,查阅一下下岗工人档案,选择一下我们需要的人。顺便办理一下那三个分公司副经理的档案转移手续。如何?”

    “听你这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