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8  (第1/2页)
    见的人影愣了半响。    本官不就多评了一首诗么,这人怎么就不见了?    待到日薄西山,徐穆便起身告辞。    待到徐穆的身影消失在殿角,张仪华便将宫女们都召来。命道:“开本宫库房。先挑女衫,一律挑无纹的,紫、绿、桃红的先挑出来。再找三份翡翠头面、珠箍、银扣都拿出来。”    另一厢,弘治帝和小太子刚进内殿换完衣服,见殿内堆得满满当当,父子俩面面相觑,只得站在原处。    弘治帝笑道:“梓童,又不是年节,怎么翻起库房来了?”    张仪华秀眉一挑,“尽是干说话不干事的人!今天刚认了小舅子,连个赏赐也不给。针织局、巾帽局那里我不多说,以后穆穆的朝服、常服就在那儿做了。照儿,帮母后进库房看看,紫金手炉在哪儿,给你穆舅舅的。”    弘治帝无奈。    “大伴。”    “奴婢在。”    “开朕的私库。取金十两、银三十两、宝钞五千贯、绸缎十匹,绢帛五匹。”    “是”。    苗永应诺,寻思着下去就敲打底下那些小子,其他人不管,以后敢跟徐榜眼不恭敬的,别说咱家没念香火情!    第12章 第十二章    三月甲午,殿前授官。    “天子敕:授第一甲进士毛澄为翰林院修撰。”    “授第一甲进士徐穆为翰林院编修。”    “授第一甲进士罗钦顺为翰林院编修。”    “择吉日,谕状元毛澄、榜眼徐穆、探花罗钦顺率诸进士诣先师孔子庙,行释菜礼。”    “臣等谢主隆恩。”    翰林院修撰从六品,编修正七品。以品级论,在朝堂不值一提,但却无人敢小觑。    当朝三位阁老,徐阁老乃是景泰五年榜眼,授翰林院编修。    丘阁老同是景泰五年进士,选庶吉士,七年授翰林院编修。    刘阁老,天顺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    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    谁也不能知晓,什么时候,翰林院官员便一飞冲天了。    应州县县丞家中。    应州县丞一身青衣圆领袍,正伏案书写。    管家突然来报:“老爷,城南的宋老爷求见,说有要事相商。”    “哦?请他到书房相见。”    待二人见面,宋江便道:“今日前来,却是有事相求。”    “宋兄与我客气什么!但说无妨。”    “也不是什么大事。小儿半月前寄来家信。言同行的徐家幼子中今科贡士四十六名。希望小儿牵线,查明徐家外嫁女惨死之事。”    “可是外嫁冯府的徐氏?”    “正是。”    “唉,不是小弟不帮忙。徐氏死后,徐家族长也曾带族中后生去冯家讨要说法,却被赶了出去。一气之下,来到县衙敲了鸣冤鼓。后经大令调解,冯府族长罚跪冯良才祠堂三天,将那外室赶出门去,又亲自上门赔罪,还同意下葬前将徐氏的棺材送回徐府,如此此事就算揭过。”    “既是如此,我便不打扰贤弟了。”    “老爷!老爷!”    “慌什么!没看见老爷我正待客么?”    “锦衣卫!”    “什么?锦衣卫入府了?”    “不……不是。”    “到底怎么回事!快说!”    “是锦衣卫护送着好多东西前来,又有宫中天使驾到,往城东去了。”    “可知往何处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