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5  (第2/2页)
字的灯谜看了一会儿,追上沈絮,小声问:“方才那张,猜的是什么?”    沈絮笑笑,“你猜不出?”    临清赧然,愈发小声,“猜出来还问你作甚。”    “读过不曾?”    “只听说书先生说过一些。”    沈絮停下脚步,认真与他分析:“你看,‘走麦城’三字,谕指关公败走麦城,为孙权所擒,最终斩于临沮。关羽被卒,那‘羽’字与那‘卒’字合起来,谜底就不出来了?”    临清细细一想,恍然大悟道:“可是‘翠’字?”    沈絮笑而不语。    临清眼里闪着兴奋的神采,道:“既猜出来了,便摘了花灯换彩头吧。”    沈絮兴趣缺缺,料想这穷乡僻壤,再好的彩头也不过如此。笑了笑,抬步又往前去了。    临清跟了几步,咬咬嘴唇,还是循着原路跑回去,叫那管事的取下方才看中的花灯,仔细抱在怀里,腾腾又追着沈絮去了。    沈絮走了一圈儿,谜语都猜得差不多了,几乎是略一扫便能知晓谜底,摇头晃脑的,只道及不上扬州城十一。    便想挪步去看舞狮,一回头,只见临清怀里抱着一盏花灯,期期艾艾的望了自己,那花灯下垂着的白纸上正写着“走麦城,打一字”。    沈絮莞尔,“就这么想要那彩头?”    临清只觉羞赧,不点头也不摇头,僵僵站在那,跟要不到糖的固执小孩儿一个模样。    沈絮笑了,“罢了,想要就去换吧,再不济,得个花灯回去挂着也不赖。”    临清顿时笑逐颜开,抱着那花灯道:“嗯。”    沈絮望着他那无暇的笑脸,不由分神。    花灯映衬之下,小公子玉雕般的面容仿若打上了一层柔和的粉末,竟比女子还要明丽动人。乌玉般的长发懒懒挽在身后,软软松松,似要暖进人心底。    沈絮别过头,眼中闪过一丝慌乱,方才那娓娓而谈的风姿一下散得干净,全余了胸口乱动的心。    作者有话要说:  灯谜源于宋朝,本文设定是唐朝贞观年间……所以这个bug大家就忽略吧……    ☆、第九章    两人走到灯楼下的案台,临清递过纸箋,小声道:“谜底是‘翠’。”    里长摸着胡子笑道:“对了,小公子看着年纪小,学识倒颇深,这道谜是花灯里最难的一道,原想着无人能博得头彩,想不到竟被小公子猜出来了。”    临清不由望向沈絮,那人长身而立,面上澹然,没有一丝骄奢之态。    临清忍不住搂紧了怀里的花灯。    里长起身,从那摆放彩头的架子上拿下最上面的一个礼盒,“这是头彩,小公子收好了。”    “谢过里长。”临清接过,忍不住打开来看。    那长盒之中静静躺着一枚簪子,通体由墨玉雕成,晶莹剔透,纯净无暇,尾端往里稍稍卷曲,好似一根翠竹,恰应了谜底,一派至简之美。    里长道:“这是我的私藏,名唤‘幽秩’,小公子不妨拿去送给心上人。”    一直没说话的沈絮忽然道:“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好名字。”    里长的目光落到沈絮身上,赞道:“想不到这位公子也是有识之士,平素未曾见过,可是新来本镇的。”    沈絮摆手,道:“非也,乡野村夫一个,多识了几个字罢了。”    里长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