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6  (第1/2页)
    道。    “为本王分担?”荣王重述了一遍闵应的话,还是不解。    “这突降天灾,筹备人手和物资都需要时间。但是父王身为赈灾使,必须要尽早亲临受灾之地,一方面是安抚灾民,一方面也是为了提前探好灾情的严重程度,好为后续的救灾赈灾做好准备。”闵应说到这,看到荣王的眼睛越来越亮。    “你接着说。”荣王这次脸上的笑自然了许多,不像刚刚硬挤出来的那样滑稽。    “但是这赈灾物资同样重要,皇上之所以将这个差事交给父王,也是对父王这个亲兄弟莫大的信任。若是父王因为要提前赶赴灾区,而致这赈灾之物在路上遭遇不测。皇上会拿父王问罪不说,耽搁了救灾之事,就会让金、广两地的百姓多一日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闵应将自己刚刚分析到的情况,据实与荣王说了一遍。    其实闵应未说的是,这如果赈灾之事处理不得当,容易引起灾民□□。    到时北有匈奴,南有暴民,这大梁的气数也就真的将近了。    “你说的我也想过”荣王抚了抚刚蓄起来的美髯,脸上带着几分欣慰,又带着几分为难。    欣慰是因为看到闵应如此聪慧敏锐的政治天赋,为难是他也正在为此事愁苦。目前也未曾想到解决之法。    他本来是准备今日一早就启程的,但是又想到那赈灾之物,若是有个闪失。    被有心之人利用起来做了他的用处,他就真的成了大梁的罪人了。    但是因为一直支援北方前线,这国库并不充盈。    想要抽拨这样一批物资,怎么也得两三日的时间。    这个时间差,正是让荣王为难的地方。    “应儿想到一个法子,倒是能解决父王的燃眉之急。”闵应胸有成竹的道。    “什么法子?”荣王刚刚听了闵应这有理有据的一番话,潜意识里已经渐渐将闵应当一个可以商量事情的成年人看待。    语气中也较刚才多了几分郑重信任。    “应儿帮您先去金、广两地探查灾情。您只管押送赈灾物粮随后赶到。这样既不用担心赈灾粮无人押送,又不用担心灾情延误。”    闵应一步一步的将荣王带进自己圈好的圈子里。    “你去?不行不行。你才多大?还是个孩子。”荣王听到这,接连摆手道。    “父王,应儿今年已经十四。可那如今镇守边关与匈奴抗争的百里景逸,当年镇守关岭之时,比应儿还小上一岁。他能小小年纪披甲上阵,杀敌为国。应儿怎么就不能为这受灾的百姓做些什么?”    闵应说这话,也带了五分的真心。    其余五分,他不否认,还是为了穆雨棠。    “可是这……”荣王的脸上已经带了几分松动。    “父王不若带着应儿去面见皇上,让皇上度判一下。”闵应接着开口道。    “好吧,本王应你”荣王想了片刻,最后还是答应了闵应的提议,“至于进宫面圣,就不必了。现在皇上被这一茬接一茬的事急的焦头烂额。”    “你去跟你母妃说一声,让她别挂心。”    荣王嘱咐道。    “是,父王”    “还有,这个,你拿着”    荣王从腰间解下一块牌子,那牌子看不出是什么材质做的。    上面只刻着一个字,荣。    牌子两边各盘着两条四爪金龙。    “你未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