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49  (第1/2页)
    虞吧?    萧备没有办法,只好去传话。    这下子船上的人震惊了,原本只是准备在旁边观看的,也都纷纷寻思着怎样参加这次擂台?怎样能得了第一。    没几天,船上的擂台搭了起来。    这船虽然大,但到底在水上,遇到风波的时候还会有波动,那擂台不过离船板半人高。    跟在他们身后的还有三艘船,是萧家私船,比夏侯虞等人坐的要小一半,护卫却多两倍。    夏侯虞等带的财物多在那三艘船上。    靠岸补己的时候,另外三艘船上的人听说后顿时闹腾起来,要求也要参加这次打擂。    萧桓不同意。    夏侯虞却道:“不过是途中无事的消遣,让大家高兴高兴,都督何必这样的严肃。”    大家都期待地望着萧桓,弄得萧桓感觉不日就要众叛亲离了似的。    夏侯虞见他没有说话,强行地帮他做了决定,高声地对众人道:“都督是怕船上财物不安全。若是你们能立下军令状,就三个船的人一起参加擂台。”    众人纷纷表示愿意立下军令状。    萧桓的嘴抿得紧紧的,面如锅底。    夏侯虞看着心里觉得畅快极了,索性继续捅他的刀子,在他耳边低声道:“你最好笑一笑。不然别人还以为你是被逼无奈的。”    但他不是被逼无奈的吗?    萧桓在心里暗暗骂了几句,脸上的表情慢慢和缓下来。    要是真的给他的部曲这样的印象,他以后还有没有威严可言了?    众人虽然在起哄,可视线都或多或少地注意着萧桓,见夏侯虞和他耳语了几句,他的表情明显舒缓了很多,众人这才放下心中的石头,真心的庆贺起来。    接下来的半个月,他们就在打擂台的日子里度过的。    令人奇怪的是,这些部曲的守备不仅没有松懈下来,反而大家的精力更充沛了似的。    萧桓若有所思。    铁血的管理是必须的,可有时候温暖的放松却能让人走得更远。    他拿起自己这几年慢慢写成了厚厚一大本的领军要略,重新添了几笔,沉思了良久。    十一月中旬,擂台分出胜负。    萧桓麾下的钱三和夏侯虞府上的尹平打成了平手。    萧备没有参加。    夏侯虞的青龙剑赏给了钱三,萧桓的盔甲赏给了尹平。    大家纷纷齐呼,觉得这样很公平。    船也到了武昌码头。    武昌离襄阳坐船最多一天一夜的路程。而且武昌是大城,水路发达,南北通渠,物资特别的丰富。行船在这里的补己也就更为丰厚。    萧荣决定炙小羊犒赏众人。    大家都高兴得不了。    郑芬派来的使者投帖拜见。    夏侯虞和萧桓在正舱见了来者。    “大人原来准备亲自来接,可前几天偶感不适,只能推迟行程。”来使恭恭敬敬地给两人行礼,拿出了郑芬的亲笔信,“但大人惦记着长公主,已决定病情略有好转就会启程前往襄阳,和长公主汇合。”    萧桓接过来,匆匆地看了几眼。    夏侯虞却听着很不舒服。    郑多也和她一起来了武昌,她舅父却连问也没有问一声。    她想到前世发生的那桩丑闻。    舅父的外室那样大的胆子,可见不是一天就造成的。    说不定这个时候那女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