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上海的白脱蛋糕  (第2/2页)
也是为那小子好,我看谢家接下来是准备给那小子娶妻成家,好平定这场风波。    白老太太摇摇头,本想让余秋可说说陨石的事,也没那心情了。    索兴结束今日的读报。    余秋可一周到白老太太家读报两次。    原先没有报酬,不知为何,来了几次后,白老太太就让张嫂给她备一份茶点。    许多点心都是余秋可没吃过的。    当中,她最喜欢凯司令贩售的白脱(butter)蛋糕。    白老太太去北平一个月,她就想了整整三十天。    今日有幸再度吃上。    白脱口感结实,在舌尖上相当有存在感,用力含压,缓缓化开,奶香味扩散整个口腔。    蛋糕湿软却颇为丰厚,入口后,与香腻的奶油融合,再啜上一、两口牛奶,人好像也要跟着融化,真是满足地像要飞上天了。    余秋可都不好意思说,来老太太这里,真是太幸福了。    因为不知如何回报,只能更用心读报并收集一些市井小民的消息与老太太分享。    事实上,该为白老太太读报的是小余秋可不到半岁的妹妹余珍妮。    白家与余家有生意往来。    说白点,是余家想求白家。    余家从清代经营棉纺织,曾经风光,直到民国年间,不敌日资侵略与机器技术赶不上同业,等到国内抵制外货,该是重新翻身时,余家已经没有能力东山再起。    好在老祖宗留下的裁缝铺子与手艺勉强供应开支,但要挤进上流圈子,就难多了。    早年与余家有私交的谢家老爷就说:余家见识太短,自然落得今日的平庸。    余老爷知道白少的最重视的是白老太太,于是让余珍妮抽个时间去陪老人家说话、读报。    给老人家留个好印象,就是给白少好印象。    可惜谢老爷那句余家见识太短真是一针见血,余老爷除了生意失败外,教育同样不太行。    余珍妮自然不认为讨好白老太太就能获得白家的生意。    面对老太太时,嫌弃是毫不掩饰。    白老太太也不是省油的灯,直接让张嫂拿竹扫帚将余珍妮轰出大门。    余老爷同样觉得丢人。    哪知余珍妮还觉得自己委屈呢。    最后没办法,才由在余家几乎像个透明人活着的余秋可代替余珍妮。    _    关于民国:    上海凯司令创建于1928年,在张爱玲的作品里也曾出现过。    小作者诚实说:    本人没吃过凯司令的奶油蛋糕,上网看分享,说是硬奶油的口感,所以我就想像了。若我想像不对,吃过的宝宝们,请包容,勿喷(抱大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