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0  (第1/2页)
    送咱家来,我没要。”姚祺田眉头拧成疙瘩, 总觉得不放心, 迟疑道:“年娃子, 咱们干这么大, 会不会出问题?”    姚祺年也顾虑到了这点, 从古至今囤积居奇都是犯法的事, 只是现在政策宽松了些, 不少人在打擦边球,一旦太过,上面肯定会杀鸡儆猴。    他可不想什么都还没干, 就先进劳改队。    思及此,姚祺年开口道:“咱们适可而止,以后不管谁家送粮过来,都不要再收。”    他们收粮太多,无疑是和粮站对着干,到年末粮站收购粮食达不到指标,公社肯定会派人下来调查。    投机倒把的严重性,姚家人都再清楚不过,还没人敢触犯法律,所以对于这个决定,谁都没意见。    姚四海更是肃了脸,警告家里几个娘们:“嘴巴都守严了,出去不要跟人说咱家现在有多少粮,更不要提钱,谁要是说了,明天就圈铺盖从这个家滚出去。”    娘三个忙点头,事关整个家庭的经济收入,她们可不敢随便乱说。    气氛有些沉重,就在这时,学步车里的七斤“咯咯”笑起来,小家伙摇着拨浪鼓自娱自乐,蹒跚朝他们冲来。    听着小家伙无忧无虑的笑声,大家伙心里一松,暂时把烦恼顾虑抛诸脑后。    王乃云一把抱起学步车里的大孙子,嘴里乖孙、宝儿的哄了几句,然后道:“娃他爸,咱们也该把年娃子的亲事定下了吧!”    闻言,姚四海脸上露了笑:“可不是,再拖下去,宋医生不说什么,旁人也会说咱们不厚道。”    姚祺田和贡付姐互视了一眼,主动道:“那咱们可以准备建新房了,我看别等明年开春,都想着明年开春建新房,窑厂的砖价肯定高,咱们现在去买砖,也能便宜点。”    以前日子难,两口子还会私底下计较建的新房归谁,现在大不同前,两口子根本不会想这些,因为他们清楚的意识到,挣钱才是要紧事,等有了钱,他们想建多大的房就建多大,否则都是白搭。    与其计较这些,倒不如齐心协力去挣钱。    也正因为如此,一家人的相处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和谐。    一场秋雨一场凉,在连续数日的阴雨之后,天气骤然变冷,再有两个来月就要过年了。    这期间,姚祺年接到一通电报,是省城发来的,师范学校和卫生学校粮食告急,托姚祺年分别送两千斤大米。    米价还是一毛六。    因为尽管整个临江省缺粮,但粮站卖的大米还是以前那个价,并且不会轻易提价,只会减少城镇居民供应。    送给学校一毛六,送给赵同五是五毛,这差距可就大了。    王乃云老大的不乐意:“不能送呐,送了等于是在亏本,给他们回个电报,就说咱家没粮。”    贡付姐也道:“一斤亏三毛四,四千斤就是一千三百多块钱啊!”    这么一算,确实亏大发了。    大家伙一时都陷入沉默中。    良久,姚祺年才道:“还是送,亏了钱能再挣,别亏了学生。”    虽说姚祺年是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