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7节  (第1/2页)
    一声公鸡打鸣,醒来时屋里黑洞洞的。    她身下垫着的是草席,瞬间将她从梦里拉回了现实。    清醒后迅速起床,烧好灶火,洗了俩红薯放进去煮着。    今日要去镇上办过所,可能一起去的人多,要自带点干粮。    她准备做几个红薯野菜饼带上。    姜璃起得早,红薯煮熟之后天才彻底亮堂起来,她把煮熟的红薯放在陶罐里捣成红薯泥,洗了不少篱笆菜切碎放进去,又加了半碗面和半碗水进去,搅拌均匀。    她看了看颜色,几乎看不出面粉的颜色,只剩黄和绿。    她给釜中加了水,放上甑子,把搅拌好的红薯和野菜捏成饼放入甑子里。    出门在外的干粮,姜璃觉得蒸的会比煎出来的软和一些。    薛满和阿宁起来见甑子在灶火上,还以为在蒸饭。    “娘,这么早就做午食吗?”    “甑子里的是野菜饼,今日咱们吃红薯野菜饼啊。”    薛满揭开甑子盖看了看,今日的野菜饼确实料很足,看着野菜占了大半多。    现在薛满和阿宁只要有得吃,吃饱肚子就行。    但这野菜饼,姜璃还是第一次做。    以往姜璃都是吃面就是纯面,吃米就是纯米,她从不加野菜,今日这么做就变得有些奇怪。    “娘,你今天怎么想起来做野菜饼。”    姜璃本想逗他们一下,但想了想还是算了,小孩子有时候敏感,你开玩笑他就当真了,还是如实说道:“咱们今日不是要去镇上吗,带的干粮。”    “是不是会去很多人?”阿宁问道。    “对啊。”    俩人相视一笑,姜璃看得出来,她俩明白什么意思了。    野菜饼刚蒸好一会儿,就听到了外面传来呼喊声:“姜娘子!出来走了。”    姜璃跑到院门口出去一看,赵家河和他奶奶,邱村正夫妇还有邱老三和邱老四夫妇还有俩小孩,确实如她所料,很多人。    “大娘等我一下,马上就来。”    说完姜璃跑回来,迅速的装好野菜饼,放进背篓里,回屋拿好铜钱和户籍材料就出了门。    薛满和阿宁乐呵的跟在她身边,走近了挨个儿嘴甜的打招呼。    跟着那俩小孩一个是邱老三家的,一个是邱老四家的,之前跟着一起建房子带来吃过饭,和薛满阿宁都很熟。    倒是很快就结伴而行了。    村正媳妇赵老太太问姜璃:“姜娘子要去县城,是否也是去看粮?”    姜璃点头应道:“想去看看,县城的粮有没有比镇上便宜一点,能少一文是一文,我们地里是一颗都没有。”    老太太叹了口气说道:“我们也是,想着去看看,要是能买的话还是买点回来放着,以备万一。”    “是,粮食这个东西总是要吃的。”    一群人赶路,路上有说有笑倒是也快许多,虽没有姜璃自己赶路快,但也比她预料中的快了两刻钟。    今日恰好集市,他们到时人已经很多了。    但大家都是来办正事的,直接先去找了里正开过所。    里正是一个看着四十多岁的胖老爷,看面相还算和善,问了都要去县城做什么,大家如实回答之后他也没说什么,让大家呈过所牒。    村里人都不识字,这过所牒全是村正代写。    写完后里正拿走了,让他们等着。    等了快一个时辰,里正才拿着过所文书回来。    拿到过所文书,姜璃第一次见这个东西,上面的字虽为繁体,但她几乎算是认识。    她看清楚了,上面连她家有几只鸡都写清楚了,还有时限为一个月。    新奇归新奇,她没一直看,见大家都收起来后她也迅速叠好收起来了。    到镇上时本就临近午食点,又在里正家等了一个时辰,在别人家里,也不好掏出饼来就吃。    忍着饿到拿了过所文书离开。    刚出了巷子,入了闹市里,大家找了个空地儿坐下,纷纷掏出干粮开始吃。    人人手中都是野菜饼,有的放了面,有的放是和姜璃一样拌的红薯。    这些日子,姜璃建房子的伙食村里人早就传遍了,好肉好菜吃了十来天,搬家后还买了个大鹅炖了请大家吃了,邱村正和赵氏虽然没吃到,但俩儿子拿回去的肉饼,一人切了一块给了他们老两口。    也算是吃到了。    那饼本身就大,面是纯细面,肉馅儿那么厚,赵氏看着都觉得心疼,感叹一句姜璃真是舍得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