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1节 (第2/3页)
天大罪的人是他的儿女,他只能主动承担责任,让长子谢律自尽,以保全信国公府上下,他自己也因此事被拖垮了身体。 而在谢律谋反一事中,原本最该担责的太后谢兰却完美隐身,没有受到任何惩罚。 那之后,太后倒是发现皇帝不再听从她的吩咐,不再与她亲近,她不去反省自己,反而一边贪图享乐,一边责怪皇帝变了,连她这个母亲都不敬重了。 谢珺此时此刻才彻底明白祁昭的感受,对他接下来要做的事表示理解。 将捂着脸颊的手放下,谢珺敛下目光,恢复冷静: “太后息怒。” 太后动手之后也有点后悔,毕竟今晚事能不能成,此女很是关键,不过她出言不逊之事,太后记入心中,等到她为自己成功离间了皇帝与那商户之女后,再收拾她不迟。 “切莫忘记你如今的身份,若是办不成事,可没有人能保你。”太后做出最后威胁,提醒谢珺她已非谢氏女,自己若想处置她,易如反掌。 这回谢珺没再反驳,而是顺从应声: “是,谨遵太后懿旨。” 良好的态度让太后的气稍微消了一些: “去吧。” 一声令下,谢珺应声行礼,决然而去。 看着谢珺的背影自殿门消失,太后没由来的心绪慌乱起来,但一想到今夜过后,皇帝与他所看重的商户之女就要分道扬镳,太后硬是用这份喜悦把慌乱的心绪给压了下去。 ** 夕阳西下时,皇宫变得忙碌起来。 太后派人在昭福殿外的小山丘上守候,用千里眼远远的看着谢珺被匆匆赶来的卢英迎入殿内,之后就再探查不到了。 只因陛下所在之处守备极其森严,哪怕是太后亲至,若没有陛下的命令也是无法进入的,其他人就更是如此了。 不过,他们已经亲眼看到盛装打扮的崔小姐被大内总管亲自迎入昭福殿,回永寿宫也能交差了。 听了探子之言,傍晚时自请入宫陪伴的信国公夫人孙氏不禁问: “迎人之时,卢总管神情如何?” 探子回想后,精准的形容:“笑逐颜开,很是……谄媚。” 孙氏与太后心照不宣的相视一笑,卢英是皇帝的心腹,他的态度完全能说明皇帝的态度,太后此时更加确信谢珺这步棋走得不错。 抬手让探子下去领赏再探,太后这才对孙氏说: “看来今晚之后,有些人就该滚出后宫了。” 只要想到那出身低贱的商户女回到宫中,看见谢珺陪伴在皇帝身侧时的神情,太后就觉出了一口心头恶气。 孙氏敛目赞道: “太后说的是,有些人确实太得意了,老天总是有眼的。” “哈哈哈哈。”太后舒心大笑,丝毫没有听出孙氏话里包含的真正含义。 孙氏不动声色的上前: “今日的高兴事可不止这一件,太后可还记得妾身与您提起过的长春班?” 太后对此有点印象:“你是说那个班主叫红莺的戏班子?昆字戏腔享誉大江南北的那个?” “正是。妾身花了好大的功夫才把他们班子请到京城来,此刻正上好了妆容在宫外候命,只需太后一声令下,即刻便能入宫为太后献唱。”孙氏恭谨请示。 太后今日心情很好,想着反正要等昭福殿那边的消息,不如边听戏边等,也算全孙氏一个面子,便应允下来。 孙氏请苏嬷嬷拿着永寿宫的牌子,让贴身侍婢随去宫门领人,竟是个近百人的大戏班,宫门守卫原是极力阻拦的,但苏嬷嬷是永寿宫的掌事姑姑,又有太后赐下令牌,宫门守卫实在不敢放行,便速速派人去御前请示,得了大内总管卢英的令,让宫门放行。 半个时辰后,永寿宫的戏台前摆好御膳,孙氏亲自伺候。 红莺班主一开嗓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