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满唐华彩 第44节  (第1/2页)
    杜五郎见他走路不稳的样子,连忙喊道:“慢点,慢点。”    仪门“吱呀”开了,一名形容枯槁的四旬妇人带着几个大大小小的孩子赶出来,急切问道:“六郎?是六郎否?”    薛白在来的路上已听薛庚伯说过,知道这是家中主母柳氏。    据说是他的生母。    她脸色腊黄、神态憔悴,举止间依稀还能看出些年轻时的优雅与美态,穿着泛旧的窄袖襦袄与长裙,看着颇落魄。    彼此对视了一眼,薛白客气地行了个叉手礼,脸上带着得体的笑容,道:“我是走失之人,没了记忆,是否薛家六郎目前还不清楚。”    “不是六郎?”    柳湘君本是深深注视着薛白,眼神里带着殷切的期待,闻言迅速黯淡下来。    她一时不知该说什么,转身向身后的几个孩子道:“去躺着,莫轻易饿了。”    孩子们也不好奇,有气无力地应了,拖着脚步回了后院。    “怎能不是呢?”薛庚伯见冷了场,上前赔笑道:“就是六郎。”    翻来覆去只有这句话,也不见更多证据。    薛白看向柳湘君,问道:“你的孩子丢了吗?”    不像是来寻亲,倒更像是官府来查访。    柳湘君的激动情绪因此消了不少,有些失望,答道:“快十年了,开元二十四年夏,先舅升了司礼主簿,郎君携妾身往长安,经过渭南,遭大雨,歇了两日才起行,不曾想车马陷入泥坑,众人只顾推车,却没留意到六郎丢了……妾身还以为是被渭河水卷走了。”    “渭河水卷走了?”薛白问道:“不是人贩掠走了?”    “人贩掠走的。”薛庚伯忙道:“那日官道上商贩许多,皆是被大雨阻了行程的商旅,定是有人见六郎粉雕玉琢,起了歹心。当时大娘子不信人心这般险恶,误以为让渭河卷走了。”    “是这般。”柳湘君抹着泪,连连点头。    薛白又问道:“六郎也名叫薛白吗?”    柳湘君摇头,应道:“当年还只有乳名‘病已’。”    病已便是病愈的意思,多被用来作体弱孩子的小名。只是她这般实诚,倒让薛白微微讶异。    薛庚伯道:“大娘子,六郎如今有名字了,单名‘白’字,多风雅。”    “风雅?”皎奴冷哼。    杜五郎忙出面化解尴尬,问道:“那这十年间,薛白是在何处呢?”    “这……”    田神玉耳朵一动,转头向院门看去。    过了一会,有马蹄声响起,只见一名中年男子牵着瘦马进了院,想必就是薛灵。    薛灵五旬左右年岁,身形高大,打扮却很文气,双目无神,眼袋浮肿,给人一种酒色过度之后的空虚茫然之感。    “阿郎。”    薛灵抬手摇了摇,止住上前想要说话的薛庚伯、柳湘君,指了指自己的瘦马。    薛庚伯连忙去牵马,且惊喜地发现马褡子里有胡饼与一袋子粟米。    “大娘子,阿郎带吃食回来了!”    柳湘君面露喜色,道:“郎君终于讨回债了?”    薛灵微微笑了笑,显得略有些得意,却不答,脚步虚浮地走向薛白,双手搭在薛白肩上。    一股酒气扑鼻而来。    “我的六郎回来了。”薛灵道,“回来了就好。”    薛白正要开口。    “嘘。”薛灵笑着摇了摇头,松了手,拍了拍腰间的酒囊,道:“六郎且听为父说,我们到堂上说。”    ***    几个酒碗被摆上案上。    薛灵乐呵呵地倒了两碗酒,偏是薛白、杜五郎、皎奴都摆手不喝,让人扫兴。    好在田神玉很乐意陪着喝几碗,薛灵这才有了兴致。    “好壮士!”    举碗与田神玉碰了一杯,薛灵高声道:“你是河北豪杰,我曾在范阳长大,你我是半个老乡。”    一句话,田神玉顿时觉得薛小郎君这个阿爷很好,连忙应道:“谢郎君赐酒。”    皎奴遂抱着双臂冷哼了一声。    薛灵打量了这美婢一眼,目光落在她腰间的玉佩上,无意识地浮出笑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