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丧夫后的滋润日子 第19节  (第3/3页)
没想到问出去之后,那孩子的小手却很急切地摇了两下。    顾茵弯了弯唇,折身去拿包子,小武安也小尾巴似的跟在她后头。    王氏还在摊档后头,看到小儿子那殷勤的模样就笑道:“你小子这是做啥坏事了?就差把心虚两个字刻额头上了。”    小武安牵着顾茵的裙摆不吭声。    “没啥事,就是昨儿个那小孩又来了。武安把口袋里的猪油渣分给他吃了。”    小武安把头垂得更低了,下巴抵在了胸前,就等着他娘来敲他的脑袋了。    不过王氏却没打他,转而轻轻拍了一下他的背,“腰板子给我挺直喽,没干坏事干啥这么丧头耷脑的!”    小武安惊喜地看着她,“娘不骂我?”    “我骂你干啥?本来就是给你磨牙的零嘴儿,你愿意分就分了。你娘在你心里就这么小气?”    小武安抿嘴直笑。    顾茵拿出两个包子,一个用油纸包着,一个拿在手里,放到了矮桌上面。    两只小黑手嗖一下伸出来把包子拿走。    顾茵又忍不住弯了弯唇,走开两步又轻声道:“一个你先吃着,还有一个我给你包着,你带回去晚些时候饿了吃。明天要是还肚子饿,就还在这个时候过来,知道不?”    这次是没有回应的,顾茵转身和王氏接着收摊,再转身的时候矮桌下又是空无一人。    ……    十月之后,天气说冷就冷了。等到十一月,那更是一下子入了冬,前几日路上还能看到穿着单衣的行人,这几日连码头上日常穿着短打的苦力都要穿起了夹袄。    顾茵他们是逃难而来,这时候就必须添置冬衣了。    好在这两个月来他们的摊档生意越来越好了,并不用在为这些小钱发愁。    当然首先自然是得意于和葛家夫妇的合作,然后就是经过了这段时间,他们摊子上的回头客多了起来,招牌也响亮了——码头上摊档多,除了如葛家夫妇那种极好位置的,口口相传的时候能称“第一家”“第二家”的,其他人的摊档便不好具体描述了。    但现在你在码头上一说“恶婆婆家”,那几乎是没人不知道的。    顾茵本是准备直接购置成衣的,但王氏去打听了一番价格后拽着她走人。    后头王氏自己扯布买棉花缝衣服,三人一人一身新衣服,拢共花了不到半两银子。    后来还剩下一些棉花和碎布头,王氏又拿起针线缝了个小棉袍子。    这自然还是给码头上那个小孩准备的。    自从秋日里顾茵和他说过一回后,那孩子几乎每天都去他们摊子上报到。    虽然还是照常躲在桌板后头不吭声,但已经不会被他们吓到了。    同样的第二天,他们摊子的空地上就会出现回礼,如葛大婶所说,千奇百怪什么都有。    隔壁老刘头看的稀奇得不行,说这码头上东家西家给他送吃食的多了去了,不见他和哪家亲近。偏顾茵他们来的最晚的,反倒是和他熟络。    王氏理直气壮道:“那还不是因为我家儿媳妇手艺好,这小崽子嘴吃刁了,自然认准了我们家。”    这还是真的,当码头上其他的摊贩知道那孩子经常出现在顾茵这里的时候,每天都会把卖剩的东西匀出一些送过来。    可那孩子是真的只认准了顾茵做的,旁人做的他是碰也不碰。    后来那些人家干脆不送吃的给他了,直接把吃食给王氏和顾茵,让她们收摊后不用再另外准备午饭,算是以另一种方式帮助那孩子。    这天王氏特地把新缝的小棉袍拿到码头,就等着那孩子过来好给他穿上。    快中午的时候,那孩子没来,许氏倒是过来了,和王氏说镇子上新来了个戏班子,今天唱头一出,又问她去不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