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章 出国发展 (第2/5页)
根肋骨,需要住院治疗。 杨万里看到出事现场处理事故的人员已经撤离。打电话向赵辉询问情况,赵辉说,区里做出指示,这是一起道路施工质量事故,由区市政质量检查办公室协同惠民公司查明事故原因,写出书面报告材料,等待上级处理。 杨万里说:“我现在现场呢,还用调查吗?事故的主要责任就在施工队,坑里的垃圾根本就没清理出来,就填上了。你了解施工队他们为什么这样做了么?” 赵辉说:“我和第三项目部经理看了现场后,就找了施工队队长,问他怎么施工的?他起初还掩盖说清干净了,后来,告诉他说出事了,他才说实话。他说,我们给他分包的这个工程,价格压得太低了,我们为了不亏本,就这么做了。” 杨万里说:“现在说什么也晚了,找他承担责任也没用。我们第三项目部是第一责任人,他们把工程再分包,不出事没人追究,出了事就要自己承担。” 没过几日,区市政管委对这起事故做出处罚决定,对惠民公司违规施工处罚五十万元罚款,经查,施工队属于无照经营,责令退出市政市场。对监理公司罚款三十万元,直接责任人员终身不得再从事监理工作。 惠民公司第三项目部抽调人来,连夜施工,彻底清理了坑内垃圾,按要求进行分层夯实填土,重新铺好沥青路面。 惠民公司在这起事故中,损失了一百多万。 杨万里召开公司全体工程技术管理人员会议。他总结经验教训说:“不管是国营还是民营,质量都是企业的生命线。我在会议上多次讲过,在施工中,以次充好,弄虚作假做法是坚决要不得的。谁这样做,谁就是在砸自己的饭碗。公司各项目部以后接受施工任务,不许对工程再进行分包,只准使用农民包工队,只包工,不许包材料,工程材料要由项目部直接管理。” 惠民公司出现的这起事故,更加坚定了杨万里出国发展决心。他会后把赵辉叫到自己办公室,说:“下个月我就要出国了,有些事情我必须向你交代一下。” 杨万里看赵辉站在办公室里不坐下,说:“你坐下来,听一听我的想法,这牵扯到惠民公司今后的发展问题。 赵辉本想一会儿去工地看看,现在听杨万里这么一说,打消了外出的念头,坐下来,听取杨万里的教诲。 杨万里说:“惠民公司成立八年来,第一次发生施工质量事故,幸好发生在我们施工的三级公路上,没有对社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侥幸也没有出现人员伤亡,主管方没有追究我们的法律责任,只对企业做了罚款处理。这是我们不幸中的万幸。公司今天出现的问题,实际上是法制观念淡薄的反应。有钱能办事的思想,从我这儿对你们影响不小,我应该先做检讨。什么事情都用钱买,你这样做,人家也会这样做。施工队队长不是用钱买通了监理,才造成了这次事故吗?所以,我们当领导的一定要做到知法、尊法、守法。不能只看钱,不看事。只有遵纪守法,企业才能得到发展,不然的话,企业就可能被法制所淘汰。” 杨万里说到这里,拿起桌子上的水杯,到饮水机上接了一杯水,问赵辉“你喝水吗?”,赵辉说,我不渴。杨万里端着水杯回到办公桌前,喝了一口水,然后,把水杯放到桌子上。他坐到椅子上,继续对赵辉讲:“我知道,现在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我们民营企业与国营企业相比在市场中又不占据优势,我们靠钱开路,开辟活源。但这绝不是长久之计,我们必须要从提高企业生产能力和人员素质入手,来提高企业竞争力。” 杨万里说到这里,又喝了一口水,然后继续说:“搞企业,想多挣钱,在施工中,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这是砸自己饭碗的做法。在施工中,这种情况,必须坚决制止。” 讲到这儿,杨万里往前欠了欠身体,放低了话音,说:“你我都是搞技术出身,在施工中,也存在商机,比如,在施工中,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很多时候,都要进行技术变更。这是我们的强项,通过技术变更,就可以增加施工收入。怎么操作,不用我教你?你就记住一句话:我们施工的工程,今后决不能再出现任何质量安全问题,这是企业生存的根本。这就是我要对你讲的话。” 赵辉听后,表态说:“杨董,您的话,我全记下了。您走后,我一定会按照您的要求,把惠民公司继续经营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