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  (第1/2页)
    今天天气很好,艳阳高照,春风送暖。    吃罢午饭,几个知青开始办墙报。    早在上海的时候,陈文海就是班里的政宣组成员,负责班里的黑板报。那时,班里每周都要更换一次黑板报的内容,几乎每次更换都有他写的文章(大部分是“小评论”)。今天在知青点办专刊,正好是发挥他特长的好机会,不但排版完全由他负责,而且他还写了两篇文章。    在谈体会的那篇文章中,陈文海这样写道——    我们知识青年到农村来不仅仅是为了干农活,还要学习贫下中农为革命种田的好思想、好品德。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这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我们知识青年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智慧和力量。我们要认真看书学习,用革命理论指导革命实践。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不学好革命理论是干不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我们都要重视革命理论的学习。    王志远去看一个亲戚,正好来过这里。跟他同行的有朱振华。    王志远看了一遍陈文海写的这篇文章后对朱振华说:    “这小子又卖弄他的学问了!他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有学问!这个上海滩上的小流氓,我总有一天要收拾他!”    “你怎么收拾他?你又不是这里的社员!”    “我可以让田春旺收拾他呀!”王志远得意洋洋地说道:“你还不知道吧?田春旺是我的一个远房亲戚,我一发话,田春旺准听我的!”    “那我们俩先去他家吧!”    正说到这里,陈文海从屋里走了出来。    刚才,他已经在屋里听到了他们俩的对话,王志远说的那些话使他感到很奇怪,便忍不住从屋里走了出来。    陈文海走到王志远身边气愤地对他说:    “你刚才说我是上海滩上的一个小流氓,你这么说有什么根据吗?”    “嘿嘿,我也是听别人说的!”    “你能把这个人的名字告诉我吗?”    “是你们家的一个邻居,叫什么名字我记不清了。”    “听口音你不是上海人,你怎么会认识我们家的邻居?”    “上海那边有我的一个亲戚。”王志远恶狠狠地说道:“我们这里可没有烂苹果让你偷呀!实话告诉你吧!你小时候在上海的一言一行我知道得一清二楚!你可以在这里伪装进步,可是逃不出我的法眼!你还是老老实实地接受劳动改造,别一天到晚没事找事!你动不动就唱高调,难道就不怕有一天我向他们揭穿你的老底?”    “你别威胁我!我根本不怕你!”陈文海挺直了胸脯器宇轩昂地说道:“我小时候的那点事根本不值一提,你别小题大做!你说我是上海滩上的小流氓,依我看,你才是真正的上海滩上的小流氓!”    “这跟我挨得上边吗?我又不是上海人!”王志远嘿嘿一笑。    “你确实不是上海人,可是,你在上海待过一段时间,于是就变成了上海滩上的小流氓!”    听到他们俩吵架,杨冬生从屋里走了出来。    他走到陈文海身边拍了拍陈文海的肩膀,然后横眉立目地对陈文海说:    “不许你这么跟王志远说话!”    “怎么,你们俩认识?”陈文海瞪大了双眼。    “他是我的朋友!”杨冬生接着说道:“我去过你们上海!你不就是上海滩上的一个小流氓吗!你神气什么呀?”    “行了行了,我惹不起你们!”陈文海连忙转身离开。    见陈文海走远了,朱振华对他们俩说:    “这小子还不知道我在上海也有亲戚呢!如果他知道了,指不定会多难受呢!”    “你知道我为什么要撺掇沈若兰把家从十堰搬到均县来吗?”王志远对杨冬生说:“我就是看不惯陈文海对张牡丹那副黏糊劲!他还想娶张牡丹,做梦去吧!”    “把陈文海打发到这里来插队落户就对了!”杨冬生说道,“可是没想到的是:张慧芳也会到我们这里来插队落户!现在他们俩眉来眼去的,我看着浑身感到不舒服!”    “我有办法制服他们俩!”王志远拍了拍胸脯说道:“我想干的事还真没有干不成的!我早晚会把他们俩都拿下!”    “有你这句话我就不发愁了!”杨冬生笑着说道,“不瞒你说,这段时间可把我憋坏了!你这一来,我的忧愁就云消雾散了!”    最近,杨冬生从一个回乡知识青年手里借来了一本厚厚的旧小说,每天晚上坐在煤油灯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