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节  (第2/3页)
“是。”    白羽前脚刚走,簪月就装作惨兮兮的样子趴在门口撒娇,“主子,你最近都开始和白羽有秘密了。”    秦姝挑起眉毛,手上动作也不停,“哪有的事?”    “您现在讲话都不让我们进去听了,鸣泉大半日陪着姑娘,白羽整日跟着您,青霄兄长在京外迟迟不回来,真是没人理理我了。”    “像以前那般,你们动不动齐齐围在我身边,那也忒没规矩。新帝即位不久,多事之秋,自然是不可松懈的。”秦姝看着女子似乎并没有得到安慰,“不如你替我办件事?别惊动下面,你一人足矣。”    簪月点头如蒜捣。    一炷香后。    “小民顾玦,拜见长公主殿下——”顾玦这半生都没踏入过九层台重地,只觉得快要看闪了眼,屏风后的女子似乎倚在贵妃榻上,只能依稀地看见身形,这可是宫中贵人呐...    “不必多礼了。”秦姝揉了揉太阳穴,“早听闻顾家二郎剑法玄妙,本宫今日恰得一把好剑,可惜我这身边并无擅用剑的,赏了他们委实可惜,不如赠与二郎这般懂行的,不知二郎可否愿意一试?”    顾玦惶恐地接过白羽递过来的银剑,确实极为轻灵,稍稍抽出就可见寒光逼人,宛若湖水般的青光直射而来,不禁喃喃道,“好剑,确实是把好剑。”    “长公主近来头痛发作,顾二郎若肯做一段剑舞来为公主赏阅,也算对得起公主对您的青眼相待了。”白羽适时出声。    “肯!当然肯!能为长公主分忧,是小民的福分。”顾玦稍稍领会召自己来的用意,也不扭捏,当即拔剑出鞘。    一舞即毕,秦姝轻轻鼓掌,“果真好剑就该配妙人嘛,看来此剑非二郎莫属了,你便收下吧。”    顾玦哪敢就这般退下,“小民无功不受禄,怎敢收公主如此大礼。”若是到现在顾玦都不知道自己有用的话,对于不能做官也就没什么可不平的了。    “公主若有吩咐,小民一定竭尽全力,为公主效犬马之劳。”    “是啊,无功不受禄,可这样的世道不在朝为官,又如何立功呢?”    秦姝缓缓下榻,收拢好襟口,这才从屏风后面走出来。    顾玦立即叩首,“长公主。”    秦姝去大殿正座坐下,看着顾玦提着前襟小步跟过来再度跪着,才道,“本宫听闻顾二郎志在庙堂,却因兄长早早做了官而无法得志,不知是否为坊间谣传。”    顾玦言语中似有怨恨,沉声道,“长公主所言不错,我自少离家学习武艺,待我归家时,兄长早已入了工部了,所以才...”    “无妨,有才之人,自不会无处可用的。”    下首之人仰起头,满眼感激之意,“若是能为公主或是九层台办事,小民也愿意鞠躬尽瘁,报长公主之大恩!”    “诶,既然心在庙堂,本宫当然会如你所愿。”秦姝道,“规矩是死的,人却是活的,你说对不对?”    顾玦忽觉得后脊有些发凉,言语也变得战战兢兢,“殿下...若是如殿下所言全了臣的志向,那臣的兄长岂不是...小民不才,万不敢做那弑兄之徒!小民...辜负殿下一片苦心,小民愿领死。”    “啧,你是良民又非贱籍,我是臣子又非君父,我怎可掌握你的生死。”秦姝一摆手,将叩首之人扶起来,“手足之情,实在令人羡慕。”    “不过顾卿多虑了,本宫不会陷你于不义,陛下更不想看你兄弟二人你死我活,你安心办你的差,你二人便都能好好活着。”    顾玦哪见过这等美差,听完之后根本不再理会女子口中的那小小的代价,满口答应着出门去了。    顾玦领命走后,外面人才进来禀报,“尊主,宫里来人了,说是来问太后寿宴的事宜。”    “进来吧。”    后面的内监碎步而入,满面奉承之意,“奴才给长公主请安。”    秦姝也不端着,“周公公,咱们老熟人了,客气什么呀。”向后瞟了一眼,“还不给公公赐座?”    “欸,可使不得使不得,殿下莫忙,奴才传个话罢了。”周公公道,    “太后娘娘这月初十便是生辰了,本是早早说过不办了,奈何咱们皇上一片孝心,说着怎么着也得聚宫里的公主娘娘们和世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