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572节 (第2/2页)
排都挺粗糙的。 褚晓彤记得,那时连音乐都卡了两次才能播完。 可那是她第一次参加国际性质的比赛,也是她第一次拿到第一名。 左眼眼尾是氤氲而出的蓝白水纹,右眼之下是扫开的大片清浅青兰,点缀着几颗大小各异的银白水钻。 金色闪粉在眼线眼影上下勾勒,她垂眸复抬之时,似女神下凡。 女单的妆容这两个赛季就跟跳跃一样卷了起来,丛澜九月份b级赛玩妆一起,大家齐齐跟上,近水楼台的褚晓彤又怎么会错过? 这眼妆还是在后台热身之前,丛澜给她画的。 不甚熟练的音符响起,这是曲子录音室里褚晓彤自己弹出来的一个八拍。 她参与了这个曲子的录制,就跟丛澜的《霞光》一样,不过也只是这么一个八拍而已,后面的就都是请来的钢琴家演奏的。 效果方面的呈现果然如最初设计的一般,就像是经过了修炼,琴声在这四个八拍中逐渐地从生涩到精通,宛如她整个人,从novice到jr再到sr。 褚晓彤起跳3a。 落冰之际,现场欢呼声震天。 清亮穿破云端的竹笛声猝然响起,她踩在这道婉转之音上滑出,高高的浮腿,延伸出去的手臂,后滑离开时的表情是高傲也是欣慰。 没有去管周围的人有多激动,也没有去想疼得要死的膝盖和脊背,褚晓彤翩然滑走。 她想换曲子,是因为她想慢慢地告别这个赛季。 【好感动,这歌真的好好听】 【钢琴好清脆,竹笛搭得也好,后面多了长笛,就感觉氛围一下子变得沉了许多】 【唉,彤姐的比赛真的是看一场少一场了】 这句话一下子就戳到了所有人的心上。 齐妍:“她是国内最好的古典风格女单,这些年来也尝试过爵士、流行、传统文化,很干净的阿克塞尔三周,虽然勾手三周接外点三周有个失误,不过她的表演是很整体的,就跟这首曲子的名字一样,她用所有报答爱,她用所有报答这块冰面。” 是写在冰上的离别。 时间滴答滴答地走着,人一个个如云烟一样慢慢消失,褚晓彤也会在这个赛季后离开,所以现在的每场比赛,都是一个倒计时。 浓厚而炽烈的情感,娴熟而流畅的表达,也许她年纪大了伤病多了,导致她的动作没有十五六岁时那么的轻盈柔韧,肢体上也不如当年,但这只是一点点,丝毫不影响她的完成度。 层层叠叠,纷纷扰扰,现实带着梦的投影,当年九岁半的褚晓彤,和十四年后的她身影重叠,一起定格在这个似乎永远不变的雪白冰面之上。 孙娅然:“59cm的高度,2.87m的远度,这是她最好的一跳。” 3a的数据,为她轻轻戴上了独属于褚晓彤的金色王冠。 齐妍:“节目内容分34.85,她有着无与伦比的艺术表现力。” 33连跳里第二跳被抓存周,躬身转有点小失误三级,总分75.67,褚晓彤在已经出场的七个人里暂列第一。 她一直排在第一的位置。 后面的四人有刚升组的十五六岁小女单,也有一直坚持在赛场的二十岁大女单,无可否认,小女单们是灵巧的、可爱的,她们有着后者不能比拟的年轻优势,但也有着艺术表现力稍显缺乏的劣势。 一腔热血和留恋,褚晓彤的这个短节目所赋予的情感,是已出场女单里的最热切,也是最强的表达。 所以她一直守在第一的位置上,不管是总分还是p分。 直到第十二人出场。 一身黑色的丛澜,站在了整个场馆的中心点。 观众们的疯狂呐喊里,播音员广播了她的短节目信息,媒体们的各个直播平台中,解说也提高了声调,喜欢她的完全不吝啬夸赞,一时间吹出了无数的彩虹屁。 【腰不酸了腿不疼了,连鼓掌都不觉得手没劲儿了】 【我要是在现场我更疯】 【气势凛然,一出场就是王者】 褚晓彤抱着一束花,站在后台的显示器前,认真地看着前场返回的画面。 她总是会在丛澜这里感受到心静。 就像是鸟儿看见了巢穴、脱单的小动物找到了同伴,那是一种在心里潜藏的依恋、庆幸,褚晓彤想了想,觉得是寄托。 压力被分担,目标被具象化,她会笑着说“放心有我”,也会在训练里催促着自己赶紧练,还会时不时带着大家玩耍放松。 褚晓彤至今记忆犹新,年初世锦赛前她伤病无法参赛,夺取冬奥名额的责任只能压在丛澜身上,那个时候,她笑着对自己说,你放心,冬奥我们三人一起去。 那个时候,丛澜也只是伤病刚好到能上冰而已,留给她恢复训练的时间并不长。 可她的自信强大到能为同伴撑起来一整片天空。 其实相比自己,丛澜在队内更像是大姐大一样,她被所有人羡慕,也被所有人依赖。 可她呢?可她的压力,会被谁分担呢? 褚晓彤蹙眉,突然为丛澜担心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