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549节 (第3/3页)
lo是12,4f是12.3,4lz是13.6。 丛澜:“也说不上不正确吧,按照三周跳来说的话,确实是这样的。但当时出这些基础分的时候,四周跳还没有像如今这般活跃,对于后外结环之后的跳跃,也没有谁会用到赛场上。虽然勾手四周男单很早就有人跳出来了,但中间是有两个周期的空白的。这就导致,国际滑联没有参考标准。” 她思考了一下措辞:“我觉得对于四周的难度和bv,不能按照三周的标准来定。你看,男单现在四种四周跳里,每一种都有大于等于两人已经掌握了,可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个人跳出来4lo。这就已经说明问题了。” 尚未被攻克的四周跳,就是4lo。 记者:“所以论难度,后外结环是最难的,可以这样理解吗?” 丛澜:“我认为可以。” 记者:“那你练出来的勾手四周呢?在我看来,它分值最高,是最值得去练习的。” 丛澜:“你是想问,我为什么没有按照顺序出另外三种跳跃,而是直接出了4lz吗?” 记者笑着点头:“是为了分数吗?” 丛澜摇头:“不是,因为我更方便跳这个。” 记者:“???” 丛澜坦言:“上赛季我多多少少受过几次伤,有些是赛场得的,有些是训练里有的。脚踝和膝盖的伤一直没有断过,包括现在。因为我也在练新的四周,不管是为了马上要来的冬奥,还是我个人的想法,我都想掌握新四周。这也同时导致了,我受伤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新跳跃必定会摔打,四周的摔冰阵势远比三周可怕。如果说三周是皮肉受伤,那么四周就是五脏六腑都被震颤挤压。 “很难受,会很难受。教练让我上了钓竿,但我不适应,因为借助外力我可以很好地跳出来,而对于落冰的姿态、感受,我是很清楚的,只是实际上我做不到而已。因此,只能在冰上直接摔。”丛澜漫不经心地道。 记者:“可以用缓冲的保护垫吗?比如一些海绵?” 丛澜反问:“赛场能用这些吗?不能。我不喜欢,我也没办法用这些去跳我的四周。” 说到底,只能凭借一日复一日的摔打,才能练出和巩固所有的技术动作。 意念空间里最先出的是4lz,然后是4f,4lo至今无法落冰只是可以稍微足周而已。 放到现实里,丛澜不信邪,先练了4f,结果摔了。又试了试4lo,然后她脚给扭了。 去年夏训,高原训练场里4lz没练多久就落了冰,丛澜这才放弃了其他两个跳跃,专心练习4lz。 这一年来,也确实没怎么练过别的四周跳。 记者跟没听清楚似的:“你一年前就已经掌握了勾手四周?” 丛澜:“去年七月份吧,夏训的时候。我们最近几年每年都会去高原基地训练,一般来说,高原场地可以出高难度。” 记者:“……” 好家伙,原来还藏得这么深! 采访在进行中,因为难得可以约到丛澜,这次又是针对公开课的独家报道,在最初联系的时候就问过能不能多一点时间,最后定了三十分钟,但这位记者最后发现,还是少了。 依依不舍地起身,摄影师在心里骂骂咧咧怎么就给我留了两分钟拍照,一边还得快速招呼丛澜站在布置好的拍照墙前,抓紧时间按动快门。 训练服外面套了一件队服,丛澜站好后立刻给出动作,方便摄影师拍照。 这个结束了以后,丛澜起身去外面,进入了第二个房间。 在里面,国际频道的记者早已经准备好了,对方笑着与丛澜打招呼,两人稍后开始了全英文的对话采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