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4节  (第2/3页)
,你这一生埋没于黄沙青冢,未免太过可惜。”    大明既然已经有了一位女首辅柳如是,怎么就不能再多出一位女外交部尚书呢。    而且,王昭君曾教导胡人制琵琶,证明她在极短的时间内就熟练掌握了当地语言,南匈奴的语言是突厥语系和波斯语系,最难学的外语之一。    这都能学会,区区英文法文荷兰文还不是手到擒来?    她正是我大明外交急需的语言人才,必须赶紧过来干活!    也不知是不是郑成功触动了历史长河的自动匹配机制,还是因为别的什么,只见一道流光闪过,那枚鱼钩赫然又出现在了汉元帝的宫殿内。    汉元帝浑身水淋淋,正躺在地上唉声叹气。    王昭君惊愕地看着这一幕,美眸中波光一掠,抬眸便看见了那枚悬浮在半空中的鱼钩。    她听见一道清朗冷冽的声音说:“你这一生埋没于黄沙青冢,未免太过可惜。”    没由来的,她一下被这句话触动了心弦,便抱着自己的琵琶上前,轻轻握住了那枚鱼钩。    第132章    一条历史长河壮阔地延伸向远方, 烟波浩渺,白浪翻涌。    船上,众人一齐盯着郑成功手中的鱼钩, 都想看看这回明世祖到底能不能成功。    郑成功飞速收拢着渔线,直到一道身影如雪鹤穿云般,清清泠泠, 被牵引着一下破水而出。    “真的钓上来了!”众人惊呼。    王昭君红裳罗裙, 身披斗篷,抬眸打量着四周。    水花如碎玉缀雪般晶莹, 一颗颗散作星辰, 落满了她飞扬的裙裾。    历史长河之水只是虚幻景象,并不会沾湿衣袂, 唯衬起流光点点、霜彩熠熠,乌黑云鬓间堆着一抹恬淡婉静的碧玉色,像是一痕苍翠如雾的青叶,盈盈点过烟波葳蕤的流水波心。    王昭君无疑是很美的,然而这般人间绝艳的殊色, 非但美在眉眼, 更在其风骨。    她骤然面对这么多陌生人,并不见丝毫慌乱, 只是低眉抱着自己的琵琶, 弦上轻轻漾着波光,似有不尽的涟漪春水缓缓流动。    这种姿态看似是柔婉的,却又显得至为决绝寂然,蕴含着一种说不出的力量。    任何人看她一眼, 便会自然而然地想到, 她弦声一震所抖落的, 绝非什么纸醉金迷的宫乐,而是迢迢溯洄、珠玉伶俜的铿然一曲,红尘白雪,风雨披拂。    她像是将军试剑山河一样,弹奏着自己的琵琶。    “哇。”    历史长河边,众人无比讶然地望着她,被这种绝世容光与气质所惊艳。    目光看看她,又看看卫玠,再看看远处吕布船上的兰陵王高长恭,陈文帝船上的卫将军韩子高,只觉得这一方天地内的颜值浓度实在是超标了!    加上许多个位面都集中在这里等着领奖,有不少人本就长相特别出众,在史书上留下了大书特书的一笔。    譬如某些“风仪整秀,丰釆掩映,奕奕耀人”(郑成功),某些“少得俊朗之目”(刘琨),某些“少沉敏有识量,美容仪,举动方雅”(陈蒨),某些“美风姿,善言笑,眉目分明,鬓发如墨”(谢灵运),某些“雅量瑰姿,骨相不恒,神器秀拔”(苻坚)……    如此满目珠玉琳琅交相辉映,直接就成了万朝观众们的颜狗盛宴!    众人直呼我们何德何能,竟在一天之内见到这么多好看的人!    王夫之老先生更是拿着自己的记录本,绕着王昭君走了好几圈,唰唰记录着第一手资料。    他给王昭君写过不少诗,什么《明妃曲》、《昭君怨本意》之类的,字字真挚,孤愤填膺。    “千古英雄一泪,只在琵琶声里,冷笑看功臣,画麒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