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22章 (第2/2页)
吃一口蟹黄,再喝一口啤酒,真是舒爽。 吃完一盘香辣蟹,见两位女生意犹未尽,杨舒力又叫了一盘,还要了一瓶啤酒。 这次烧烤吃嗨了,回到听涛苑,三人脸上都有点红晕,还有点微醺。 打开电视,正播放一部大戏《走向共和》。 这部剧截取了1894年甲午战争到1916年袁世凯复辟遭唾骂而死这段历史,用史诗般的叙事风格,全景式地展现了推翻帝制,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这部剧长达50多集,杨舒力并没打算看下去,只是瞄了几眼。 开放时代的又一见证,足以证明当今正处黄金时代,珍惜吧,这点好时光。 晚上不用猜拳,冉丽娟回老家这段时间,杨舒力来了三次,不算多也不算少,今天肯定是在冉丽娟屋里。 “你给家里给了多少?”杨舒力问道。 冉丽娟说给她妈和她哥各5千,都是悄悄给的,没有让对方的配偶知道。 “给了这么多,你的钱还够吗?”杨舒力问道。 “够了,到学校去有两千美金就够了,我还带着5千呢。”冉丽娟说道。 第413章 借钱(上) 走进咖啡馆,看见韩公子在远处朝他招手,两人进入火车座,韩公子递过菜单,让他赶紧点单。 接到韩公子电话已经是上午11点20分,杨舒力正准备去吃午饭,韩公子说他看到一篇文章,想和杨舒力聊聊“战后”的事。 杨舒力也想到伊藤华堂买点红酒和啤酒,天气渐热,自己屋里需要存放啤酒,红酒可以拿到听涛苑去,两位女生毕业在即,需要红酒的场合有点多。 咖啡店是韩公子选的,但依照杨舒力的意思,就在伊藤华堂对面,点了一小份披萨,一个提拉米苏,一个鲜椒牛排,披萨是两人分着吃。 等餐的过程中,韩公子推过来一张报纸,低头一看,标题是《美国经济学家:伊战结束美国经济也难迅速复苏》。再看报纸,是青年报。 杨舒力明白怎么回事了,韩公子总是看国内资讯,电视报纸什么的,杨舒力说过两次,这回他聪明了,拿出的是美国经济学家的观点,你杨舒力没话说了吧。 “韩总,你肯定是被这个标题吸引住了,一开始就是美国经济学家,对不对?”杨舒力笑着问道。 “既然说那些专家不靠谱,那就看人家怎么说的,对不对?”韩公子也来个对不对,表情多少有点得意。 “不对。”杨舒力直接怼回去,“这种文章就是摸清你们的脾气才这么做的,说是美国经济学家的看法,谁知道他挑的是什么经济学家?国外什么观点都有,只挑他认可的观点,凑成一篇文章,你就当真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