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2章  (第1/2页)
    听说是传扬朝廷美名,安定枫江百姓的民心,他们又定心坐下。    说书的都有一套技巧,把文绉绉的话,换成通俗易懂的大白话,还会适当添加情节,让故事变得煽情动人。    来到农庄第一天,江知与不拘着他们,安排住所,提供餐食后,随他们闲逛去。    今晚的农庄,哀声遍野。    大片的小麦收割后,地里荒着。    才下过一场大雨,各处泥泞。    蛙鸣虫叫,挡不住呜呜咽咽的压抑哭声。    遥望东边,那里火堆成片。    火光照亮了那片区域,人影清晰可见。    区域之外,还排着一条长龙。    说登记了,都能排上,到时去叫他们。    可没人在家里等,都早早来了。    队列次序跟登记的不一样,不用农庄管事去调整,他们都默认了先来后到的顺序,静默不语。    几个说书先生还看见队列里有人是被抬着来的。    他们猜着是祭拜亲人。    枫江县在东边,他们朝东而拜。    这画面太过震撼,他们站在远处,遥望许久,久久无言。    他们来到这里,是因为害怕江家,也因为江家给的钱多。    把朝廷赈灾的内容背下来,想到的是商人市侩,做一点好事就要传扬万里。还想着多记一些,以后给小辈读书科举用。    此时此刻,他们心间犹如熬油。    那种悲伤太过浓烈,他们无法不动容。    祭拜直到子时方散,火把连成长龙,到棚屋那边,火把熄灭,烛火亮起。今晚烛光长明。    江知与忙中有序,公告栏在建造时,他先去巡场。    看了酱油坊,检查了厂房进度,又去养鸡场转了转。最后去食品加工厂,看他们做的毛豆腐。    他回来的消息很快传开,族亲得知,手里有活没活的,都来找他。    江知与再见他们,心中情绪平平。    因不在乎了,应付起来简单松快,不论人家说什么,他都不气不急。    族长家还来人叫他过去看看,说大酱晒得很难看。江知与也不去。    “我是你们家的什么奴才下人吗?随便来个人,大晚上的就叫我过去?”    他凶起来,族里长辈就得软下脾气哄。    长辈的名头大,那长辈要不要养家糊口?    说白了,江家氏族,没有根基。根基是江承海打下来的。    京都的江承湖,都是他一手供出来的。    来人讪讪赔笑,没一个讨着好。    出了门,会怎么说,会怎么骂,江知与不管。    他想,能在他面前乖乖的就好。    子时,火堆渐熄,火龙升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