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5章  (第2/2页)
得出的结论。    *    周澄午第一次知道徐颂声的存在,是在他十岁那年。    正常人在十五岁才会进行第二性别的分化,但是1号信息素研究室里的试验品在十岁时就已经开始出现alpha的显性特征——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他们根本不是自然分化的结果。    这世界上哪来那么多高等级又恰好对天父忠诚到情愿赴死的alpha?    在阶级几乎已经完全固死的帝国,纯血种的高级alpha几乎只出生在上流社会。那些上流社会的人们固然愿意为了利益和教廷成为同盟,但要他们拿出家族内部培养的alpha去给天父卖命——    人家脑子又没有坏。    上流社会的孩子不能拐,而指望那些不入流的阴沟里能基因突变出一个高级alpha,还刚好无父无母信仰教会,其几率就和吃红烧牛肉味的泡面然后吃出来一包风干牛肉一样稀有。    既然合法的路径走不通,那就只好违法了。    于是光明教慈善启蒙教院就此成立。与光明教慈善启蒙教院项目同时成立的,还有光明教组织的信息素基因样本研究实验室。    这个实验室明面上是研究信息素基因样本,实际上却是和‘光明教慈善启蒙教院’这个项目双向并行。    光明教慈善启蒙教院收集无人接管的孩子,以儿童慈善的名义将其收养。    信息素基因样本研究实验室会在收养的那批孩子里面挑选有alpha基因存在的孩子,进行药物试验——试验总是会死人的,更何况是要选出侍奉天父的人,信息素等级自然是越高越好。    周澄午就是在这样的地方长大,那时候他还没有名字,只有编号。    他们管他叫‘5号’。    每次注射催化剂都仿佛是扒皮抽骨一样的痛,周澄午身边的同龄人来了又死,死了再被送进来新的,一茬又一茬,像大火烧不尽的野草。    十岁的时候他的信息素开始稳定下来,等级在八级和九级之间波动;这是信息素基因样本研究实验室历史上最高级别的信息素,也是整个帝国历史记载上人类信息素所能达到的极限等级。    1号实验室的博士将他称之为唯一的完美试验品。    最完美的alpha唯一的结局却是死亡。    因为根本没有与其信息素等级相匹配的抑制剂,也没有能与其信息素完全契合的omega——他是实验产物,研究高等级的omega无法收取到与投入成正比的利益,正常生长的omega无法达到他那样的信息素等级。    最完美的试验品最后只能死于信息素紊乱。    大约是因为他死期将至,所以实验室里的人都对他格外容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