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秦功 第100节  (第1/2页)
    收起竹简。    白衍知道胡进在担心什么。    白裕被刺杀,抛开楚国想让秦国铁骑军心动摇,无法短时间内伐赵之外,更多的也是想报此前‘白起之仇’。    眼下若是他们得知,白裕被刺杀中毒之后,军中尚有白氏之人,并且已经稳住军心。    楚国定会再找机会刺杀于他。    有这几人在,一般刺客也轻易靠近不了他。    白衍看着眼前这几人,并没有拒绝胡进的好意。    腾老将军已经命人将竹简送至咸阳,过不了多久,他就会被盯上。    眼下,身边善战者的确越多越好。    ……    咸阳。    秦国的国都,昏暗的夜色下,咸阳城内的街道上,依旧能看到不少行人。    在一座府邸之外。    三十余名中年男子,正在翘首以盼,每当看到一辆过路的马车,都忍不住神情紧张的看去。    而看到没有一辆马车是他们要等的,脸上失落之情,难以掩饰。    “为何廷尉大人还未归来?”    “可不是!这都快到亥时,廷尉李斯大人都还未回府。”    一名名男子互相议论道。    而这三十余名男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便是皆无官职、爵位,都是一身粗布衣,手里拿着一卷竹简。    若是此刻白衍在这里,仔细观察这些人,就能在这三十余人之中,发现一名中年男子,赫然是他大伯。    不过比起在齐国时的一脸傲气,此刻大伯不仅神情憔悴,就连身上的衣物,都已经破破旧旧,一些破了的洞,比白衍的旧布衣都还要大。    原来昔日大伯在离开齐国临淄之后,一路上路过各种城邑,皆是好菜好肉的吃着。    每逢路过旧友故居之城,都会上门拜访一番,若是旧友在家,那定是酒楼醉谈半宿,兴致上来,还会多住两三日。    这也导致大伯在离开齐国的时候,万钱所剩不过小半之数。    当时大伯看着仅剩不多的钱财,也曾想过都没钱了,要不要很干脆回去。    但后面还是不敢,毕竟就这般回去,根本与父亲母亲解释不过去。    于是大伯硬着头皮,继续前往赶路前往秦国。    这一路上。    大伯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难,刚开始还可以硬气,不屑素羹野膳。    但到后面,尚未抵达秦国,钱就没了,此时想回去也已经没有钱财,便只能一路乞讨继续走。    等好不容易来到秦国,来到咸阳。    却没想到来到廷尉府邸,根本进不去,没人会相信大伯说的话,询问信物,大伯也拿不出来。    最后还是整整等了一天,方才见到昔日曾‘有数面之缘’的李斯。    正当大伯以为终于等到出头之日时,谁曾想,李斯年事已高,连大伯在内,很多事情都已经忘记。    任凭大伯如何提醒,李斯始终没有记起。    还好后面,李斯听到大伯是稷下学子,故而送给予大伯万钱。    大伯本以为,就算李斯不记得他,但稷下学子的身份,也足够。    却不曾想,李斯给钱之后,下一句话,就把大伯投靠的目的彻底封死。    “吕相、长信侯之后,门客之祸,心有余焉,斯乃廷尉,更是不可。”    大伯听到,心里哇凉哇凉的。    正当绝望之时,大伯考虑着,要不要拿着万钱回齐,却无意中发现,李斯虽然不养门客,但却会收很多贫士之谏言。    这无疑又再次给大伯燃起希望。    于是大伯拿着万钱,留在咸阳,谋划着等待机会,一举成名。    通过李斯,进而得到秦王嬴政的赏识。    等了许久,终于等到秦国伐韩的消息,于是大伯兴奋得连夜撰写‘伐韩不如伐楚之论’,注重强调赵有李牧,非一时之功,韩则囊中之物,板上鱼肉,得知利小,反噬其威,不如伐楚,得胜以摄天下诸国,以显秦国雄威。    一卷竹简,改了又改,看了又看,大伯感觉李斯若是看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