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重生八零,我靠捡废品惊艳世界 第302节  (第2/2页)
    上边传来了卢老的声音,“轻拿轻放,乔宏,你不要使劲儿,小心弄碎了坛子。”    乔宏咬着牙,什么都没说。    果然,跟他预料到的一样,坛子要比他重要得多。    把乔宏拽上去之后,上边很快又把绳索甩下来,元妮也被顺利的拉了上去。    “小元同学,下边怎么样?”卢老关切的问道。    “除了坛子,没碰到什么。”元妮很肯定的说道。    “那就好,赶紧把帆布蒙上,大家都小心点儿,不要再从这个地方过了。”卢老十分欣慰。    乔宏大呼小叫的喊痛。    “忍着点儿,你下了多大劲?把自己膝盖砸的稀碎,我得给你正骨,你要是乱动的话,以后只能当个跛子了。”老侯大夫已经接手了病号。    这是他参加考古队以来,接诊的第一个患者,因此他十分重视。    乔宏咬牙,指向元妮,“是她推我。”    元妮十分无奈,“我要是不推你,你不就砸着坛子了?”    卢老和范教授顿时投来了犀利的目光,乔宏不敢再告状,只能瑟缩着脖子,“我没有……”    “你不要乱动,我把坛子取下来,彭队长,你那有没有油?弄一点油来。”老侯大夫指挥彭大林。    他用油涂到了乔宏的脚踝上,然后顺着肌肉的方向使巧劲,很快就把乔宏的脚弄出来了。    “让我先看看坛子。”坛子完好无损,卢老和范教授如获至宝,两人抢着就先看上了。    老侯大夫心痒难奈,奈何还有个病患要治疗,只能板着脸,先给乔宏接骨。    坛子的外形很稀罕,是西瓜圆形,只底座一掌大小是平的。    “这个样子倒稀罕,你们把灯拿近一点,我看看有没有底款。”卢老扶了扶眼镜,认真看了起来。    “是宝珠罐吗?”范教授问道。    宝珠罐又叫西瓜罐,因外形似西瓜而得名,这款罐子盛行于清代到民国之间。    “看着像西瓜罐,其实不是。底款上有大明,这不是西瓜罐,这是四喜坛子。”看清楚底款,卢老很肯定的说道。    老侯大夫在一旁听得急了,“不是说有上古宝物吗?怎么挖出明代的东西了?会不会搞错?”    他可是为四面青铜鼎而来,跟四面青铜鼎这种传世重宝比起来,不管是清朝的罐子,还是明朝的坛子,都不值一提啊。    第452章 开箱见金    “不要着急,这是窖藏文物,知道什么是窖藏吗?那是收藏家整出来的。    收藏家会把藏品全部放到地窖里,这跟墓葬品不同。    墓葬品基本上是同一时代的,而窖藏文物什么年代的都有。”卢老解释道。    换言之,地窖里有什么,关键在于收藏家收藏了什么,从传世重宝,到明清小件都有可能存在。    “那就好,我就是一个外行,跟着瞎担心了。”老侯大夫松了口气。    因为心不在焉的缘故,他下手有些没轻重,乔宏疼的喊了起来,“我的腿。”    “别喊了,净给人添乱,意志一点也不坚强。”    老侯大夫被打断了思路,很不高兴,让人把银针拿过来,蹭蹭几针扎在了乔宏的昏睡穴上,后者很快就犯迷糊睡着了。    做完治疗之后,老侯大夫就让人把乔宏打包送到了水车上。    这种废物不能继续留在营地,只会给大家添乱,还是想办法送到正规医院继续治疗吧。    彭大林连夜带着水车赶了回去,考古队第一天就有发现,他得赶紧通知上边,派车过来运送文物。    忙完了手头的事,老侯大夫赶紧跑过去研究四喜坛子。    坛子上的灰尘已拭去,露出了精美的图案,是春夏秋冬四景。    “青花釉里红,是官窑出的,算是上品吧。”范教授指点道。    老侯大夫连连点头,“还是得来现场看。”    要是不来考古现场,像是老侯大夫这种民间收藏家,很难见到这种珍品。    “这都不算什么,早先开过一个明帝陵,那里边东西才叫多呢,尤其是皇帝身上穿的龙袍,美轮美奂呀,可惜呀……”卢老叹息一声。    “可惜怎么了?龙袍没能抢出来吗?”老侯大夫好奇的问道。    “刚打开棺木,还没来得及拍照,龙袍就风化了。”范教授也知道这段典故,在一旁补充道。    “风化了?”老侯大夫心疼了,“这些人怎么回事?怎么不做一点准备,就开棺啊?”    “这都是早些年发生的事儿了,外行指挥内行,屁股决定脑袋,懂行的人说了不算啊。”卢老无比心痛。    “哦哦,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    “所以这次我们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一定要做好万全准备,再打开地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