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9章  (第1/2页)
    果不其然,在经过近百次的失败后,终于制造出了更为省时省力的耕犁。    更为要紧的是,楚大人命他们在辕头处安装了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    有了这个犁盘,原先耕犁难以调头和转弯的缺点便消失了。    可楚大人却还是没有完全满意。    他还要求新型耕犁能控制耕土的深浅。    有了前面犁辕改造的成功,众人谁不信服?    当即热火朝天地研究出来。    前几日,符合楚大人要求的曲辕犁终于做了出来。    因为耕犁上负责耕地的部分是犁铧,他们便在犁铧旁边添加了一个可以调节犁铧的犁评。    除此以外,又在耕犁的底部安装了犁建,可以将翻耕出来的土推到耕犁的两侧,自然形成田垄的同时,还能让耕犁的前进更顺畅。    现在看来,楚大人应该是十分满意的。    王超还在沉思,工匠便已经开始了动作。    裁好的相应大小的薄宣纸已然被稍稍浸湿。    匠人将其敷在石刻之上,又用刷子轻轻敲打宣纸。    匠人的手法十分老练纯熟,因此,不一会儿宣纸便于石刻严丝合缝地贴合在一起,细微之处亦清晰可见。    选用的宣纸质量极薄,在日光和风的作用下很快变得干燥。    此时,匠人用一把刷子蘸取墨粉,动作轻柔,用力均匀地在宣纸上边拍边刷。    此时,拓印便完成了。    黑底白图,哪怕是最为细弱的线条也显得流畅极了。    拓印坊中的其他人都在忙着抄书一事,就连眼    前的这一位匠人也是王超临时抽调过来的。    可即便如此,拓印的工作也进行得极为顺利。    按照这个速度,一百份的拓印,一天足以。    要是书籍上的字也能这么拓印下来便好了。    王超看着匠人熟悉的动作又叹了一口气。    等等!    方才我的脑子里闪过了什么?    王超瞪大了眼睛,三两步踉跄着走到石刻旁。    惹得工匠狐疑地看了他两眼。    可此刻,他却无暇顾及。    要是书籍上的字也能这么拓印下来便好了!    王超只觉得醍醐灌顶,灵台清明。    难怪楚大人要求他亲自监工,这是在给他指点迷津呢!    既然想到了方法,王超便迫不及待地就要实施。    正好趁着还在拓印坊中,做起来也更方便些。    书籍连篇累牍,若是每一页皆以石板雕刻则太过耗费。    王超想着,不若便选用纹质细密的木材。    用枣木即可,随处可见,造价低廉。    待下属呈上了枣木板,王超便干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