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7章  (第1/2页)
    *    孙常侍写了密信后,便整日呆在自己的院子里,不敢出门。    楚霁乐得见他这样,自然不会去管。    再者,就算是他想出门,楚霁也不可能同意。    总不可能为了演戏,楚霁真的就不让沧州百姓过正常的生活了。    外头是一派新年将至的祥和景象,楚霁不忍打扰,便也只能委屈孙常侍在他府中呆上几日。    近来沧州实在是没发生过什么喜事,先是大阙入侵,又有暴雪突至,现在又来了个孙常侍,劳沧州众人都陪着演戏,楚霁有心安抚热闹一番。    此外,酒楼一事也可趁此提上议程了。    就定名为“醉乡楼”,正所谓“好客连宵在醉乡,蜡烟红暖胜春光。”【1】正是应景。    楚霁给“醉乡楼”的定位是新颖出奇、价格适中。    他不需要一个日进斗金的酒楼,他更需要的是掌握最广阔的舆论风口。    士族那里日后他会交给卓询之负责,百姓这里自有楚霁去下功夫。    适逢腊八,大雍虽没有过腊八节的传统,楚霁却有些想念腊八粥的味道了。    沧州东城门处。    寅时(凌晨五点),宵禁结束,沧州城门打开。    天还未大亮,因此外头只有零星几个百姓在等着开门。    见到城门开了,他们还未来得及进城,便见到城内有数十人推着个板车出来,板车上还有一个巨大的木桶。    这是怎么了?他们不由得停住脚步。    木桶上的盖子还未掀开,便有袅袅热气从盖子的边沿逸出。    与此同时,一股勾人香甜的味道飘散开来,钻进每一个人的鼻尖。    就连守城的官兵也悄悄探了头。    其中一个人走到那官兵旁,悄悄将印信拿出:“楚大人命我等今日施粥。”    官兵虽见到这人虽没穿着官府中的服饰,但印信确是为真。    他点了点头,让后头的守军帮着衙役们一起维持秩序。    不少掐着点儿要进城的人也逐渐来到了城门口,都闻着这香味挪不开脚。    一人走到城门口,大声说道:“今日腊八,我醉乡楼开业。请各位乡亲们赏脸,来喝一碗免费的腊八粥。”    众人见此倒也并不奇怪。    这大家伙儿的日子好过了,城中各式各样的商铺也逐渐都开了起来,酒楼食铺之类的自然也不少。    在开业之初,不免有心思活络的举办一些吸引人的活动。    这粥的味道实在勾人,有不少人忍不住自觉排起了队,等着上前去领一碗。    领到粥的第一人,刚捧着碗呼噜噜地喝下一大口,就愣住了。    这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