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女配她一心礼佛 第137节  (第1/2页)
    刚入了府中,就见得晏陵和章玉麟及忠勇侯已是候在了一旁。    萧锐此番勾结了关东军、亲卫军,另有一些朝中重臣,朝堂内外必定要经历一番动荡。    晏陵事忙,亦是才抽出空来到公主府。    他身侧的章玉麟见得温月声,面色却并不好看,他只沉声道:    “……今日之事,不出郡主与晏大人预料。”    “在我等赶往行宫后一刻钟,便有将领率驻京城大军抵达行宫。”    数十万将士齐齐出动,惊动了章玉麟,他还同那个率领驻京城大军的将领有过短暂的会面,对方手中握有皇帝的虎符。    “此事,只怕圣上也早做好了准备。”忠勇侯微顿,目光不由得看向了温月声。    若往深处想,恐还不止于如此。    主要的将领都因大雪封山,被困抚州,这等情况之下,皇帝偏偏还要离开京城,去往行宫避寒。    此事本就奇怪,更别说关东军生乱时,可还有一半将士并未跟随那徐国公的调遣离去。    哪怕是多半普通将士不清楚内情,但只要消息传入京中,皇帝就不可能毫无准备。    比起此事,更加重要的是……    “晚间离开行宫时,景康王和永安王姗姗来迟。”忠勇侯抬眸看向温月声:“今日萧锐行事之时,这二位王爷正好被叫到了行宫偏殿内,为皇上处理政事。”    “而那个偏殿之中,一直被羽林军镇守着。”    也就是说,萧锐生事之前,景康王和永安王就被保护了起来。    从某种方面来说,这或许亦是一种监视。    皇帝既是保护了他们,也想要知晓这二人是否也另有想法。但是很明显,到了温月声赶到,萧锐的人头落地时,他们都没有出现,那便是通过了皇帝的监视。    “看来皇上所属意的储君人选,便在这二位之间了。”这边都是自己人,忠勇侯说话便没了任何的忌惮。    “那渭阳王……”章玉麟挠了挠头。    忠勇侯点头。    今日渭阳王表现尚佳,但在皇帝的眼中,是早已经将这个儿子排除在了继任候选之内的。    甚至可以说,渭阳王被完全放弃了。    这也是为什么,萧锐的手底下人忙活半天,却只找到了一个渭阳王的根本缘故。    皇帝做足了准备,偏殿有羽林军,还有十万大军在路上。    萧锐今日只要异动,无论如何都会死。    只不过是温月声赶得及时,让他在临死之前未能逞凶。    还有一些忠勇侯没能明说的,便是跟温月声有关。    今日之局,既是让那萧锐自投罗网,说不准亦是存了试探温月声之意。    毕竟亲卫军里面都能够出现叛徒,让皇帝全心全意地信任温月声,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此番试探的结果,到底是让皇帝对温月声的忌惮,削减了几分。    次日清晨早朝,萧锐及徐国公一党被清算,而其中罚得最重的,除了这些个主谋之外,还有亲卫军所有涉事的将领。    三大禁军是皇宫内的最后一道防线,若是连他们都生出了谋逆之心的话,皇帝午夜如何能够安睡?    叫人没有想到的是,临下朝之前,皇帝颁布一道许多人都没想到的圣旨……    “自今日起,命思宁郡主为三大禁军统领,统率三军,持半枚虎符。”    满朝哗然。    底下的景康王近乎变了脸色。    在福瑞的事情之后,他以为皇帝再不会信任温月声。    可此番温月声仅用了数日,便平定了抚州内乱,处理了孔瑞及其一众党羽,又在萧锐谋逆之时,及时赶到行宫之内。    击杀逆贼,救了许多重臣的性命。    光就这一点,皇帝重赏于她是应当的。    但直接给出了三大禁军的兵权,倒也是景康王怎么都想不到的。    他一时间面色幽沉,看着温月声的眼神里,都带了些许沉吟之色。    说来倒也是他大意了。    有了萧锐伙同徐国公等人谋逆的事,恰恰能够说明,此前温月声坚持要皇帝斩杀福瑞公主是对的。    因为从一开始,萧锐一党,包括了福瑞公主在内,就已经生出了不臣之心。    私藏兵器,再有谋逆之事,福瑞几次三番下手,也是在为萧锐办事。    温月声除福瑞,除萧锐之举,在如今皇帝的眼中,皆是坐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