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将军的读书郎 第199节  (第1/2页)
    晚上的时候,家家户户张灯结彩。    外面竟然洋洋洒洒的下起了雪花。    “瑞雪兆丰年啊!”温润披着狐皮大氅,站在廊下抬头仰望,大红灯笼映照在他眼中,有一点红色,显得他本人都喜气的很。    “快进去吧,再丰年下去,你就该着凉了。”王珺很煞风景的将人拉回了屋里头。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温润坐在炕上,还在念叨这首诗。    “这什么诗啊?”王珺没听过这首诗。    “这是宋朝诗人陆游,陆放翁的《除夜雪》,意思就是除夕夜之雪。”温润得意的道:“多应景啊!”    “是很应景。”王珺给他一杯浓浓的姜茶:“喝了吧,驱寒。”    “哦。”温润一口就干了。    除夕之夜,喜气洋洋。    就是守夜的时候比较难熬,温润跟王珺下棋,两个弟弟分别给俩人当参谋。    张三儿跟老卒们玩押大小,梁二跟人搓麻将。    全家都在玩耍当中,饭菜都做好了,半成品的也都准备妥当了,就差下锅啦。    新年没大小,车夫都敢赢了钱,揣兜里去。    梁二赌品还不错,输了钱也不生气,还当自己是散财童子一样,技术不行赌瘾还大,幸好赌品好,大家也乐得跟他玩儿。    等到半夜,鞭炮齐鸣,夜空绽放无数烟火,莲花坳虽然人家少,可是放的烟花爆竹,不差县城多少。    年夜饭吃过之后,全家人都守夜呢,第二天一大早,拜年,发红包,吃早饭,然后就剩下补眠了。    温润抱着被子睡得香甜。    王珺侧着身体,依然对着温润的耳朵呼噜噜。    气的温润睡梦之中,伸手推了这家伙好几次。    下午太阳落山之前,人们才陆续爬起来,准备晚饭。    吃饭的时候,温润跟王珺商量:“初三初四,咱们在村里串门拜年,过了初七,咱们去县城,也带家里人去看看灯市。”    温润虽然没去过大城看灯市,但是县城的灯市,也值得一看。    王珺从来没有跟温润他们去过灯市,也挺想去看看的……以往没去是因为没钱,后来是因为没时间,也没机会。    “行,一起去!一起去!”王珺果然兴致勃勃的想去看看灯市。    其他人更没问题了!    不过还是要留人看家的,不过没关系,今年不去明年去就行了。    初二初三,是回娘家的日子,这跟老王家没啥关系。    不过初三么,温润跟王珺,还是带着弟弟妹妹们,去了隔壁老杨家吃饭,因为翠花婶子回娘家,就是来的老杨家。    马三儿也在,他们初二回来,在老杨家住一夜,初四晚上回去。    “找陆通神医看过了,说翠花只要好好调养,还能再有孩子的,多贵的药,我都给她抓!”马三儿这辈子,就喜欢刘氏一个,有孩子当然好,没孩子也一样。    不过这二年马三儿也挺有财运的,家里的日子好过,刘氏又在老王家做活儿,也能攒点钱,两口子的日子过得很好。    就差孩子了。    以前是不敢想,现在有了陆神医,他们觉得又有了希望。    “那就吃药!”温润一拍桌子:“缺啥药材咱们去买。”    “也没啥缺的,就是要我们调理。”马三儿道:“我请了人帮忙,做个家务什么的,不让她干活,也不让她碰凉水什么的。”    这都是陆通神医嘱咐的话,被马三儿奉为圭臬。    “需要什么尽管开口。”王珺的话,马三儿表示感谢。    杨大婶跟翠花婶子一起做的饭,都是一桌子大鱼大肉。    家里条件好了,杨大婶的气色都好了许多,做饭也不再抠抠搜搜,东坡肉,腌笃鲜,红烧鱼和凉拌菜。    酸笋鸡皮汤,也很够味!    温润跟王珺带着弟弟妹妹们能在这里吃一顿饭,让杨大叔很是欣慰。    两家人是一起苦过来的,现在日子好过了,感情更胜从前。    初四的时候,王珺跟温润在家接待来客,两个弟弟拎着礼物出门去挨个给乡亲们拜年。    迎接了一天的来客,甚至温润的那些学生们也都来走了一遭。    而倪黑子与程二双子,也来给王珺拜年了。    晚上他们跑去了张大爷家吃的晚饭。    初五在家没出门,初六的时候,温润排遣两个弟弟,出门搞串联,谁家要去县城看灯?    好么,好多人家啊!    只是他们去了县城要住在客栈里,年前已经说好了的,莲花坳不差钱,他们承包了客栈的大通铺,为了安全,还是住在一起的好。    毕竟过年的时候,大家身上都带了钱的,要是被人偷了或者抢了,得不偿失啊。    捕头捕快捕手们,也不会为了你三五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