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咸鱼三嫁 第44节  (第2/2页)
人深醒,其文笔更是典雅清丽,读之满口生香,读后心生怅然。    苏妙卿很喜欢他的书。    他的每一本书都很好看,所以,苏妙卿想买到青山居士写的所有的书。    只可惜,青山居士的书极为畅销,哪家书肆都没有全套,全是孤本,可怜苏妙卿找了三年都没能买齐了全套的。    现在,在徐流臣这里居然看见了青山居士的全套话本子,苏妙卿又惊又喜。    徐流臣竟然也这么喜欢青山居士的书。    难怪他会有连自己都没买不到的《诡异奇闻录》卷四呢……    没想到这个徐流臣居然也是同道中人。    “我……我可以看看吗?”    苏妙卿努力克制着伸手拿书的冲动,一脸渴望的看着徐流臣。    “当然可以。”    坐在书案后翻看书卷的徐流臣眼中闪过一丝笑意,声音沉静温润。    他倒是没想到居然有女孩子这么喜欢青山居士的书,那模样简直是如获至宝。    她们不是更应该喜欢《牡丹亭》《爱卿传》《西厢记》什么的吗?    只是,徐流臣的疑问,苏妙卿可不知道,她现在全身心的都沉浸在挑书的幸福之中。首先,青山居士的书肯定要先拿走,只是,别的话本子应该也很好看,她也得挑一挑,选个对自己胃口的。    哎呀……这本不错……    这本也挺好……    咦……这本是讲岭南美食风俗的……里面全是讲好吃的……她喜欢……    这本是游记?    这里……这里讲的是哪里?怎么感觉有点熟悉呢?    天哪……连塞外的游记都有?里面讲的什么?有没有讲当地的特产?怎么不带回来呢?    苏妙卿都挑花了眼,身后跟着的青黛手上足足捧了十几本书了。    当然,这也不是苏妙卿全都要借走,而是,这十几本书全都是她的心头好,她也知道书本贵重,一口气借人家这么多书不像话,所以,她最后会在这十几本书挑出两本她最最喜欢的带走。    这是她上辈子看书时的习惯。    先挑出一堆她喜欢的,然后,按她喜欢的程度排序,先看哪本后看哪本。    “我能借这两本书吗?”    最后,苏妙卿终是选出了两本她最喜欢的,小心翼翼地向徐流臣提出借书的要求。    一本是青山居士的《分钗合钿》,一本则是《塞外游日记》。    徐流臣微微一愣。    他想到苏妙卿必会借青山居士的书,却没想到苏妙卿另外借的一本书却不是话本子而是游记。    “自然是可以的。”    “苏小姐很喜欢塞外?”    徐流臣微笑着问道。    “不是……不是……”,苏妙卿摆摆手,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我不是喜欢塞外,我是喜欢塞外的吃食……”    徐流臣又是一愣。    看到徐流臣怔愣的表情,苏妙卿不由得有些羞愧。    完了!    人家好好的一个读书人,她和人家谈好吃的。    快挖个坑把她给埋了吧。    “无妨。”    “我也是很好奇和喜欢其它地域的风土人情和美食,否则,我手上怎么会有这本《塞外游日记》呢?”    徐流臣的笑容让人如沐春风,大大的缓解了苏妙卿的尴尬。    他也喜欢不同地方的吃食?    不得不说,徐流臣的话让苏妙卿顿时生出一种亲切感。    “我还以为所有的书生都只对圣贤之书感兴趣,对这种杂书不屑一顾呢……”,苏妙卿莞尔一笑。    她以前跑出去买书时,在书肆见多了满嘴之乎者也的酸儒,他们看那些杂书有如在看毒草,似是多看一眼都对他们是一种玷污。    苏妙卿觉得他们是读书都读傻了。    四肢不勤、五谷不分。    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古代这个出行难的环境下,想要行上万里路不知有多难,你们还不看看这些游记增长一下见识、开阔一下视野、了解一下各地的风土人情……    这样的人就算真的让他们考上了当了官,苏妙卿也不认为他们能管理好一方庶务,当好那个地方的父母官。    倒是这徐流臣不光圣贤书读得好,学识也很渊博,苏妙卿倒是相信如果他若是为官,肯定能管好一方百姓。    呃……学识渊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