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九章成为李月圆后,我和李白双双顶流了(三十三)  (第1/2页)
    (三十三)    只有眼眸中流露出微微思索,就好似在回想面前这人是否似曾相识。    “白,拜见玉真公主。”    李白微微躬身,声音如珠碰玉璧般清灵悦耳。    玉真公主有片刻的怔然,诗美,人更美。    这是,这种美又不仅仅局限于皮囊美。比之如玉的面庞,挺拔的身材,更引人注目的是那种仙人般的气质。    清冷疏离,却又有遮不住的潇洒恣意。    “你当真到了而立之年?”玉真公主轻咳一声,掩饰失神的尴尬。    这通身的少年气,让她一时想不出最恰当的形容。    真有被上天如此厚爱之人吗?    李白愕然,贵人的问题都如此接地气吗?    “回玉真公主的话,白前段时间在扬州城刚过了三十岁生辰。”    他的生辰宴,阿月一手操持,轰动了整个江南。    玉真公主心中喟叹,见到李太白的这一刻,相比诗词道法探讨,她更想私问下保养秘笈。    “李郎君,这位是元道长,元丹丘。”    “在他口中,你可是只应天上有的才俊。”    玉真公主淡笑着,将手中的浮尘放在一旁,失意小童添茶。    李白颔首,凝眉。    “白与元道长相识于蜀中,曾数日同游,今日能在此遇到元道长,也是意料之外。”    李白方才便知晓元丹丘的暗示,自然不会有所纰漏。    见玉真公主满意地点了点头,李白便将自己提前整理准备好的诗稿双手奉上。    一首《玉真仙人词》敲开了拜谒玉真公主的大门。    但能否得玉真公主举荐,就得看他这些年挥笔写下的佳作。    一页页翻过,一篇篇看过,玉真公主的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李太白,真乃世间奇才!    如此人才,不该埋没民间,籍籍无名。    “李郎君大才,本公主甚是佩服。”    “李郎君静候佳音。”    干谒多年,这是李白距离心想事成最近的一次。    李白叩谢离开,忍不住心潮澎湃。    “成了?”    荪歌看着神动色飞的李白,心下稍安。    看来,李白此生入仕的贵人依旧是玉真公主和元丹丘。    “静候佳音。”    “阿月,如果此次真的能成功入仕,便将阿耶阿娘从绵州青莲接出来吧。”    “阿月觉得可好?”    李白侧头,看向荪歌。    荪歌点点头,开放繁华的长安城,远不是闭塞的青莲乡能够比拟的。    玉真公主并没有在华山耽搁太久。    李白的诗集,在大明宫传阅。    上至帝王,下至文武百官,皆惊叹于李白在诗文上的造诣,大赞其是语言的创造大师。    唐玄宗大喜,连下三次诏令,诏李白入大明宫。    骄阳当空,铺下满地金色。    李白意气风发,玄宗降撵步迎,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极尽礼遇和恩宠。    凭借着诗文,李白一介商人子弟,成为了大唐陛下的座上宾,这在历史上,几乎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翰林供奉。    听到李白的官职后,荪歌凝了凝眉。    玄宗对李白的礼遇,似乎在更大程度上是发现了一个新奇玩意儿的热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