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第13/15页)
孙,下边一段时间内,要和小音全力合作。 “尽可能满足司马小姐的要求,如果不是特别重要的事,可以不先告诉我。” 从未听过这样的吩咐,公孙带着满腹疑团,将小音送入,再向子贡发问。 “她,竟然能够推想出我的计划啊……” 为了确保掌握萧闻霜的动向,子贡略略放松南向道路的管控,这却引起小音的注意,再加上对云冲波的暂不接触与严密接触,使小音判断对方只是想等待更好的时机,诸般事件的综合之下,她作出决断,认为,子贡要等的,只会是萧闻霜! “在她心中,不死者远非只是不死者,当然,她自己未必明白这一点。而我要作的,就是要让不死者永远没法明白这一点。” 对云冲波的性情极为熟悉,小音也认为,要破坏掉他对太平道的认可很难,因为他根本就谈不上有什么认可,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看清“事实”。 “让他明白,对方所在意的不是‘云冲波’,也永远不会是‘云冲波’……在那之后,一切自然顺水行舟,先生,您也是这样想的吧?” “总之,很可惜,她竟然身为女子。” 似乎变得很疲倦,子贡向后靠在睡椅上,喃喃表示说,小音的说话不尽不实,但现在,倒也没必要深究。 “司马家……司马家不可能培养出这样的人物,也不敢培养出这样的人物……不过,那是以后的事了。” 似乎已经睡着,但,当公孙悄悄退出时,却又被子贡喊住,让他去查一首诗。 “年轻时曾经读过,但以为不过虚言张皇,早已经忘了,你给我查一查全文……” 按着太阳穴,想了一会,子贡才道:“其中的两句,好象是这样的。”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 (这个兆头,真是不好。) 没精打彩的坐在屋里,云冲波心情很不好。 似乎是在为荀欢的叙述作出注解,夜间,云冲波再度入梦,看到了蹈海引军南退之后的事情。 比诸前次北伐的“大败走”,今天基本可算是全军可退,建制保持完整,更造成极多杀伤。但,这却都不能令蹈海满意,愤怒的他,闯入东王府,要求东王的心腹,位列东殿尚书,负责为蹈海此次进军转动给养的“助天侯刘”说清楚。 很不服气,认为蹈海的进军根本已超出了当前小天国的后勤能力,但抗争的结果,就是被蹈海一记手刀斩至重伤,连上来劝解,同样列东殿尚书的“翊天侯吉”,也被掴得满面开花,远远跌出。 心腹手下被殴,东山自然难以服气,而当蹈海又直截了得的提出要求,要从“教务”的领域中提调资源入军,以备再战时,他便直接作出拒绝。 不死者间,从来也不是没有争执,私下的讨论,往往会至极为激烈,在云冲波,这也不算第一次,但,他却还是第一次见到,东山……神灵附体! 争执当中,东山突然开始急促喘息,伛偻如虾,再度直起身时,就已完全变了一个人,威严,深沉,竟比浑天更加的莫可正视。 以不可抗拒的声音,“天神”借东山之口颁下神谕,倒也公正:虽指责蹈海的固执与莽撞,主要却还是严厉批评了东山及所部诸侯,指他们的确该为今次的功败垂成而负责。 天神离去之后,蹈海也已没法再闹下去,待东山醒来后,他躬身告罪,默默离去,更在次日离开东王居所,回到军中。 若只这样,倒也罢了,令云冲波不舒服的,还在后面,蹈海离开之前,听到消息的长庚匆匆赶来,责问他为何这样冲动。 一直对长庚高度尊重,蹈海低头接受其批评,但同时,却又强硬表明,他愿反省自己的态度,却不会后悔自己的行动。更宣言说,太平之刀存在的意义,就是斩开面前的一切敌人,若那敌人是出现在自己的内部,他也绝对不会手软! 震惊的长庚询问那原因,却得到匪夷所思的答案,蹈海告诉他,说这句话的,正是长庚! “是你,是你曾以无比坚决的口气告诉天王,若有人挡在太平的路上,就算那是不死者,你也一定会将其排除!” “可,北王……” 因蹈海的说话而失掉镇定,长庚没能作出更多说辞。之后,两人简单交换了其它若干情报后,各奔东西。 (但是,他根本就没搞懂啊……) 但这也难管,因为,除了与蹈海心意相通的云冲波外,要求其它人从行为上读懂北王这样冲动的理由,都实在太强人所难。 (他是在害怕,害怕……他明明是因为害怕,才这样冲动的啊!) 不知是因为对公孙三省所知渐多,还是因为本就和蹈海是同一个人,云冲波发现,随着自己对公孙三省事迹的渐渐了解,蹈海一直苦心封闭的心意,自己竟也能渐渐感知,尤其,是在今次叩问帝京未果的情况下,他更加没法守住自己的心防。 (他根本就没看开啊……他明明是很害怕公孙三省的那些说话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