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三章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第2/3页)
,荀攸走了过来,轻声说道:“秋衣已经悉数送到了,任峻上报,说是新粟马上就能收割,他下月中旬之前,将押解粮草送来许都。”    “嗯。”    曹操点点头,说道:“告诫伯达,让他小心谨慎,袁绍的营寨已经建好了,到时候他一定会派人袭我粮道。”    “唯。”    荀攸躬身退下。    曹操则缓缓走到一处土山之上,遥望远处袁营。    就看到袁军营寨连绵数十里,旌旗招展,遮天蔽日,跟刚开始仅仅只有无数帐篷不同,此时各类栅栏、壕沟、营垒都如同雨后春笋一样拔地而起。大量的土山、塔楼、寨墙也耸立于各营盘之间。    成群结队的袁军士卒来回在营寨内外穿梭,不时还有马车辎重送入营内,密密麻麻,无边无沿的兵马像是蚂蚁般在那些营盘里各行各事,仿佛整个官渡河以北,都被人海淹没。    袁绍给予他的压力,还是非常大的。    这几天陆陆续续也收到了袁绍的信件。里面挑衅、羞辱之意溢于信表。    但曹操看着远处袁军,此时已经没有了一丝畏惧之心。    想让我曹孟德认输,就凭你袁本初还不够!    曹操看着袁营,默默攥紧了拳头。    然后转身,下了土山。    这一战。    他必须要赢!    .    .    风雨将至,已是大战前夕。    从南阳回来之后,沈晨还是有些沮丧。    他已经把利弊都讲给张绣,没想到张绣终究是反复无常,还是想要投靠曹操。    不过仅仅只是刚开始的沮丧后,他很快收拾了心情。    这件事情也没什么好抱怨的。    因为曹操也算是下了血本,把嫡子嫡女与张绣的儿女互相嫁娶,捆绑利益,确实需要很大的勇气和气魄。    连杀子之仇都可以不顾,曹操的隐忍可见一斑。    所以在这场交锋当中,沈晨不是败给了张绣,而是败在了曹操的隐忍以及毫无愧疚之心上。    至少对于沈晨来说,他肯定放不下恩怨,也放不下迟迟不能为家人报仇的愧疚之心,去与屠城吃人的暴君联姻合作。    但结果也不算太差。    好歹挫败了曹操的阴谋,虽然少了张绣这份助力,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大家也不过是回到了原点。    沈晨没有增强,曹操也没有增强,反而在九月后任峻要运送粮草,许都会再次空虚。    因此从结果上看,这次斗法,大家也只能算打个平手,谁都不算亏。    八月中旬,临近中秋,这一日张飞赵云太史慈甘宁等人出城打猎去了,刘备和关羽一起巡视了一下城池,回了府邸。    午后像是没有了阳光,最近天冷,众人也添了衣裳,沈晨前番回昆阳,也是为了后续补上秋衣。    府邸内,刘备亲自下厨,做了一些雄粗饼,准备分发给跟随他的将领谋士们。    沈晨自然也有一份。    他这个时候就在城中做一些文书方面的工作,平时下马管理后勤,战时上马冲锋陷阵,被刘备称赞是文武双全之才。    得知刘备午后叫他过去,沈晨便去了县衙府邸,来到后院见刘备和关羽在廊下盘膝而坐。    “小先生。”    刘备见他过来,便与关羽起身行礼。    沈晨也回了一礼:“玄德公。”    他并没有叫主公。    汉朝其实有二元君主论。    除了皇帝以外,还有些位高权重者也可以开府招募人才。    如三公和大将军。    而开府征召的人是不需要举孝廉的,像袁氏世代三公,能够建牙开府。    所以袁家的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这些门生故吏不是说都要举孝廉或者茂入仕,也都未必身居高位。    但只要你曾经仕于袁氏,举孝廉茂才之后,入职官场,身上也打下了袁氏烙印,便成为了故吏。    至于那些未举孝廉茂才者,最差也是地方县级豪强小世家,能够掌控一县之权。    因此这就是为什么袁绍登高一呼联盟抗董,天下从者如云的缘故。    现在汉末各地诸侯州牧都已经建牙开府。    虽然沈晨并未答应刘表出仕,但他接受了刘表中郎将职务,那就算是刘表属吏。    所以至少在辞官或者刘表没死之前,他不可能直接就跟着刘备走,只是表明心迹,将来再入职而已。    “小先生快坐。”    刘备招呼沈晨坐下。    在廊下除了三张席子外,中间还摆着一个托盘,托盘上有酒,还有一些粗粮饼。    三人呈三角相坐,沈晨问道:“玄德公邀我来,是有何事?”    关羽抚须道:“即将中秋,大兄做了些粗饼。”    粗饼就是后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