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6 章 中医基础学习,直面时代  (第2/2页)
,径直走出办公室。    这才是一个医生该有的态度。    老梁头现在看张衍,哪哪都顺眼。    也许是周一的事,上午很安静,除了几个来找张衍复诊,做推拿按摩的,贴膏药的之外,没有别的病人。    下午,张衍刚刚睡醒午觉,回到办公室里,郑姨满脸堆笑的来到张衍的办公室。    “小张又在看书呢?你还真是认学!”    “郑姐来了!最近感觉怎么样?”    “好多了!现在基本上感觉不到疼痛了,就是有时候抬胳膊或者转胳膊的时候,感觉有些不得劲。”    “你这肩周炎本来就是慢性病,好的没那么快,膏药继续再贴一个疗程的,还有就是我教给你的八段锦,一定要坚持做。”    “我知道,现在我做八段锦都有些上瘾了,一天不做就感觉少点什么似的。”郑姨笑的很开心。    “昨个儿周主任都和我说了,没想到你们还真是有缘,早已经见过面了,佟梅对你的印象很好。    这不是通过周主任传话,说同意和你见一面,如果合得来,就先处着试试。”    “谢谢郑姐了,让您跟着操心了!”    “说什么操心不操心的,能看着你们小年轻,一个个找到合适的对象,我这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我这也算是给自己······”郑姨说着停顿下来。    后面的给自己积德,这个词,不适合这个年代说。    “行,我这边没什么意见,就看佟主任那边什么时候有时间。”张衍爽快的说道。    对于介绍对象这件事,张衍没有丝毫的抵触心理。    让他自己去找的话,很大概率会打一辈子光棍。    只要媒婆靠谱的话,介绍的要比自谈,靠谱很多。    靠谱的媒婆会衡量双方的家庭,工作以及其他方面的条件,才会给介绍。    而自己谈,基本上都是奔着长相身材去的,不自觉的就会屏蔽掉对方的缺点,满眼都是优点。    等到结婚之后,原来的缺点全都暴露出来,优点也慢慢变成了缺点。    这样的婚姻,怎么可能长久。    张衍对家庭的概念很简单,老婆孩子热炕头,有个知冷知热的人相伴一生,足矣。    “那行吧,我去问问,看看佟梅那边什么时候有时间,你们见个面,这事就算是定下来了。”郑姨对张衍的爽快很满意。    “对了,佟梅那边的情况你都了解了吧?”    “了解,不就是养着前未婚夫的弟弟妹妹,还有收养了几个孩子。    我都知道,这也说明,佟梅是个有情有意,心地善良的人。    至于说负担什么的,这个我感觉不是问题。    我一个月一百块钱的工资,扣除给父母的钱,也还剩八十多块钱,加上佟梅的一百二十多,一个月两百块钱,十个八个的孩子,还是能养的起。”张衍无所谓的笑道。    替前未婚夫养弟弟妹妹没关系,只要不是替前未婚夫养孩子就行。    一个是有情有义,一个是未婚先育。    这是完全相反的两个概念。    送走郑姨后,张衍继续看书。.bǐqυgetν.℃ǒm    只是,一想到自己马上就要成为有媳妇的一员,张衍就忍不住有些激动。    他是一个正常的健康男人,也有正常的生理心理需求。    漫漫长夜,不能总是麻烦五姑娘不是?    想到未来要结婚,要生子,又想到未来的生活,家庭。    明年就要全面进入票证时代了,自己和佟梅的工资是不少,钱够,可是票够吗?    张衍坐在椅子上,思维开始发散,第一次开始直面这个时代。    不结婚的话,靠着系统奖励,他可以过的很好,可是结婚之后呢?    双方的家庭,不能不考虑。    还有,明天1957年,距离1959年的三年自然灾害,也不远了。    前身的爹娘,不能真的不管不顾吧?    张衍想了很多,最后干脆站起身,找老梁头请了个假,离开了医务室。    借了老梁头的自行车,来到前帽胡同,贝勒府的别院。    “同志,你找谁?”一个老年妇女警惕的看着张衍问道。    这个年代,还有很多敌特份子潜伏在人民之中,所以大家对陌生面孔都很警惕。    “您好大妈,我找杨师傅!”    “杨师傅在那边的跨院!”老年妇女指了一下张衍的院子说道。    “谢谢您,大妈!”    “咦,我看你挺面熟,你是不是来过?    我想起来了,上次是周主任带你来的,杨师傅建的院子,就是你的?”老年妇女的记性还挺好,张衍只来过一次,就记住了。    “是的大妈!等院子建好,咱们就是邻居了!以后,大妈您多照顾!”张衍客气的掏出几块水果糖,递给老年妇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