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2章 山长上门  (第1/2页)
    “你们当真不讲?”    章怀民院中,玄墨儒袍的言弘业背对着章、舒二人厉声问道。    “山长,抱歉!    吾与友人所做之事,不违义、不危众。    吾既然已经答应友人不外传此事,此事便只能烂在我心里。    山长若执意要以力强压,让吾作出违心之事,吾境界虽不及山长,但乃有玉碎之力!”    舒和仲言辞不卑不亢,透露着坚定果决之意。    “那你呢?”    言弘业转过身来,问向章怀民,微皱的眉头似蕴藏着无尽威严。    章怀民不敢与之对视,头稍偏向一旁,狠狠地摇了两下。    “哈哈,白阳山倒是出了两个好门生!    私放外人入书院地界,然后觉得做了坏事,没人发现就能不追责了?”    言弘业怒极而笑,大声反问道。    “言山长请慎言,您为一山之长,岂能凭一己臆断,而将罪行强加于他人?”    舒和仲仍是据理力争。    “和仲说得对,‘字如其人,相由心生’,他那等人物,又怎会是心术不正之人!”    章怀民也应和道。    “嗯?!”    言弘业与舒和仲猛的看向章怀民,语气中带着疑问。    “呵,看来怀民有办法证明那人的清白?”    言弘业却是抚须微笑起来,跟之前的严肃面孔,判若两人。    “嗨!怀民你……!”    舒和仲一跺脚,满是失望之色。    “舒兄,对不起!”    章怀民面露愧疚之色,道歉后也不言语,径直回屋掀开了床板,从木床上的暗格中取出了一卷书画卷轴。    那卷轴正是那日乔迁新居时,吕温所留。    卷轴取出之后,章怀民将它放在院中茶桌之上,慢慢摊开。    “这是!”    不料言弘业见此却是大惊,也顾不得长者风范,大袖一挥。    一股柔和的力量将卷轴包裹住,将卷轴飞速展开又快速合上。    “真的是完整的《正气歌》,难道那日在钱淮大儒之前,真的另有大儒出现,封锁住了那里的邪祟?!”    言弘业面带疑惑的喃喃道。    钱淮大儒传承文器-琅嬛简奉于文庙,虽然对于儒门是天大的好事,但是当时天下遭劫难,便一切从简了。    但说是从简,简的只是那些明面上的排场。    实际上那会靠中州较近的几个州的儒门顶尖人才,除了运气不好,在灾中受伤实在走不动路的,其他人基本都到了文庙。    琅嬛简中的传承是什么样的,那些儒者早已借用文庙中的诸文圣之力探查了个大致,《正气歌》作为琅嬛简中传承的开篇,早已被那日在文庙中的儒者所熟知。    可是到现在《正气歌》也没被流传出来,并不是那些儒者小气,而是流传出来没什么意义!    只有在琅嬛简前,那《正气歌》才能激荡文气、接引浩然,然后经浩然气洗炼躯体、升华文气,最终接受诗剑传承。    章怀民的这卷《正气歌》自然比不上文庙的琅嬛简,但长时间观赏、体悟,以后去接受诗剑传承毫无疑问会简单很多。    “之前在文庙里,云诏兄也怀疑诗剑传承另有来历,只不过借钱淮的手流传下来,看来还是被云诏兄猜对了!”    言弘业捧着卷轴,暗暗思量着。    看着言弘业发呆,章怀民小声地喊道:    “山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