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八零之都别碍着我捡漏 第102节  (第2/2页)
瘦瘦的,微低着头,在人群中被挤来挤去。    他低声道:“其实你可以给老爷子单位打个电话,你没他电话号码吗?”    初挽:“当时也没多想。”    陆守俨:“那后来呢,你回来后,就和那个姓苏的谈了?”    初挽:“对…”    陆守俨:“你们根本不是一路人,他也不会理解你,甚至可能不明白你在做什么。所以我不明白为什么,你和他谈,一定有什么是你想要的吧。”    他看着她问:“他长得好看?会甜言蜜语?还是别的什么?”    初挽见他非要追根问底,知道自己不给答案他是不放过了。    她的视线平平地落在他衣领间,喉结旁那道疤痕好像比之前更为浅淡了。    她看着那里很久,才道:“回来后,没什么事,当时也没想着要考大学,觉得活着挺没意思的,他对我嘘寒问暖,还逗我说话,可以把我逗笑,就在一起了,可能就是你说的,他会甜言蜜语会哄着我,我听着心里喜欢吧。”    她记得,当时是从西安回来。    在西安遭遇了事,差点没命,后来好像被人从山里背回来了,醒来就在医院了,连自己怎么活过来的都不知道。    回来后,应该是很疲倦吧,觉得捡回来一条命,疯狂迫切地想得到点什么,想有一个人对自己好。    事实证明,当一个人起了贪念,脑子就不清楚了,就很容易被一点点小恩小惠所迷惑,就容易下错误的决定。    不过也没什么,反正好歹听人哄了几句,哪怕也知道是假的,至少被人哄着的时候心情很好,慢慢也就走出那段心情低谷期。    她想到这里,自己突然也有些想笑,便道:“我现在想想我也不亏,谈了一场,连手都没牵,无非就是赔进去一些好吃好喝的,赚了不少甜言蜜语嘘寒问暖呢!”    陆守俨垂眼默了好一会,才不咸不淡地说:“说得好像没人对你嘘寒问暖一样。”    初挽听着,眼神便有些难以言喻,她打量着他,突而笑道:“谁可以对我嘘寒问暖?”    陆守俨抬起眸,直直地看着她。    初挽迎着他的目光,笑道:“你几个侄子吗?”    她这话刚说完,他的手已经不着痕迹地扣住了她的指尖:“别故意气我了。”    初挽笑哼了一声,给他雪上加霜:“说起来那些送给他的好吃的,可能还是你们家送来的呢。”    陆守俨手指顿时用了几分力气,语气警告地道:“挽挽——”    第74章    山中无岁月,这一段日子可以说是初挽最悠闲的时光,尽管每天都要学习背书,但却没什么牵挂担心的。    手头有一些钱,还有一份牵挂的感情系在心头。    当然,更让初挽依恋和喜欢的,是太爷爷。    这并不是她的错觉,她感觉太爷爷彻底退化了,成为了一个和村里人没什么区别的慈爱老人,变得浅显易懂,也变得更容易亲近起来。    初挽很喜欢,有时候,会忍不住埋首在他膝盖上,抱住他。    这让她多少有些撒娇的感觉。    她甚至忍不住想,如果她童年时的太爷爷也是这样的,她会怎么样。    不过也只是想想罢了。    她知道,太爷爷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对自己彻底放心了。    这点上来说,她感激陆守俨。    不管他到底对太爷爷说了什么,至少他安抚了一位迟暮老人的心。    不过在这种彻底放松的无拘无束中,她明显感觉到,太爷爷确实不如以前了,有时候和她说着话,突然就睡着了。    这时候,她看着太爷爷,会屏住呼吸,小心地试探他的鼻息,发现还热着的时候,才松了口气。    她知道太爷爷会有一天就那么悄无声息地离开,她也接受这一点,毕竟九十七岁,是喜丧了。    但是当事到临头,她依然会忐忑,会害怕,希望这一天晚一些来。    那天吃饭时候,初老太爷笑道:“挽挽,没亲眼看着你出嫁,我是不会走的,你别提心吊胆的。”    初挽也就笑了:“那就好,要是太爷爷不看着我出嫁,那我就不嫁了!”    她想着,老太爷会撑着,撑着看到她结婚。    只是老太爷身体每况愈下,不光是初挽看出来了,初挽舅舅也看出来了,时不时过来,试探试探,又说起初挽要嫁人了,嫁人后这宅基地的事,还有分的那些地,这些外嫁的闺女肯定是没有的。    “本来嘛,老太爷就是外来户,以后老太爷不在了,初挽一个外姓,又是嫁出去的,咱们村的宅基地肯定不能给她。”    三舅叹了一声:“如果没人要,就得充公了,那就可惜大了!留着这宅基地,还有地里的庄稼,逢年过节,我还能给老太爷上上坟。”    初挽听着,道:“人死了就死了,还管什么上坟不上坟的。”    旁边三舅妈一听就瞪眼睛了:“瞧瞧初挽说的这话,大逆不道的,传出去让人笑话,成什么体统。”    初挽:“看看山上那里还埋着皇帝的,年头久了,还不是那样,哪个放羊的孩子上山没在人家坟头撒过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