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15章 富不迁坟  (第1/2页)
    从上午到下午,周不器觉得都有点腰酸了,鲍尔默那个老家伙还精神抖擞的,这企业家精神还真得有一点吃苦耐劳的精神才行。    好在就是初步意向真的达成了。    周不器算是帮了鲍尔默一个大忙。    不仅同意了会把yammer卖给微软,还会把uc集团的核心资产卖给微软,除了预留出两款国内的产品。    一个是uc手机助手,一个是uc阅读器。    uc手机助手早先就是由91手机助手改名过来的,目前是国内最受欢迎的一款手机助手app。最新数据,用户量已经超过8000万了。    各项数据和大政方针都已经表明,今年国内将会是智能手机爆发的大年。    随着智能手机的爆发,各种顶流app的用户规模也会越来越大。    uc阅读器就是一款在手机的app。    里面有大量的盗版资源,几乎整合了国内所有线上的,资源很丰富。这就成为了国内最受欢迎的一款阅读器。    不过这类的产品没出路。    随着国内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加强,这类产品的生存就会变得越来越难。    与其留在手里,还不如卖掉。    百度最近也在积极地布局网络文学的领域,不如也一并地卖给他们。    周不器做这样的决策可不是为了坑人,至少不会坑百度。    要坑,也是去坑微软。    虽然在周不器看来,uc手机助手和uc阅读器是两款没有未来的产品,但对百度来说仍然很重要。    百度在移动端的布局已经非常落后了,核心产品手机百度app,在国内甚至连前50都没进去。    当务之急,是先别看未来了。    先把眼下给抓住吧!    连“现在”都没有,又何谈“未来”?    不管怎样,uc手机助手和uc阅读器都有着庞大的手机端用户群,等百度买过去之后,花一定的时间进行改名,改成百度手机助手和百度阅读器。    就相当于用户的引流了。    把这么多的手机用户都引入到了百度的产品体系里。    把uc手机助手和uc阅读器从uc集团里拆分出来卖给百度,这一点鲍尔默同意了,没有任何的意见。    不过有一点他很坚持。    他要拿到“uc”的全部品牌。    这就有点为难了。    因为顶着uc名字的产品,最受全球欢迎的不是uc浏览器,而是ucgram。虽然一个是“uc”,一个是“uc”,有大小写的区分,可产品的相关性仍旧很明显。    本来按照周不器的计划,是卖掉之后,让对方改名的。    比如把uc手机助手卖给百度,要给百度两年的缓冲时间,然后把这款产品的名字改成百度手机助手。    微软也是,也想让他们用自有品牌替换uc。    可是鲍尔默不同意。    公司都买来了,品牌却买不来,哪有这样的道理?    这就有点麻烦。    晚上,鲍尔默就乘私人飞机回西雅图了,回去开董事会,来讨论下一步的重量级并购了。    周不器有点疲惫,还是在办公室里留下了陆器。    讨论一下这事怎么办。    陆器言简意赅,“如果真要把uc集团卖给微软,对于ucgram来说,其实就两个选择。一个是保持你名字不变,一个就是改名。”    周不器毫不犹豫地道:“不能不变!要么是他们变,要么是我们变!”    虽然把uc卖给微软,不在先知先觉的范畴里,但他已经预见到了。    uc在微软手里,一定会越来越差。    鲍尔默最看好的其实是uc浏览器,这是全球手机端仅次于谷歌浏览器的产品。    可这玩意怎么会有出路?    浏览器的时代早就过去了。    就算还剩下一点市场,那也是谷歌浏览器的天下了。    也就意味着,uc的品牌会在微软手里越来越弱势,口碑越来越差……万一牵连到了ucgram怎么办?    就算牵连得很小,ucgram会是一款越来越成功的产品。随着这款产品的成功,也会把uc品牌给建立起来。    这不是免费给微软打广告吗?    这可不行!    要么微软放弃uc,要么紫微星放弃uc。    陆器就有些为难,“ucgram改名的话,要怎么改?过去三年多培养起来的知名度和使用习惯就都要丢掉了。”    周不器就有点头疼,“是啊,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啊?”    陆器有些惊讶。    周不器道:“当初我就想改的,就想到了用uc的品牌会存在一些后患,可产品已经推出来了,就没狠下心。”    ucgram其实就是instagram。    当年这款产品推出来的时候,完全是“机缘巧合”。    唐斌辰当时主管紫微星日本。    国内有一款修图软件,叫做“微美秀图”,在和“美图秀秀”的竞争中失败了,眼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