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不驯之敌 第123节  (第1/2页)
    三来,他们的购物记录相当干净,近期购入的东西除了园艺相关物品,都是生活用品,而且数量也正常,不存在利用其它物品提炼炸药的可能。    四来,就算有人趁着人多手杂,真的在某束花里安装了炸药,借他们的手送了出去,可背后的人怎么能确定那束无主的花会准确无误地送到小林和詹森那里?    查来查去,查无实据。    贝尔只得心不甘情不愿地转移了目标。    伦茨堡大学的周年庆典,是炸弹客的又一个下手点。    可小林和詹森的车辆自从进入预定的停车位后,那辆车就静静停在那里,没有一个活动的物体接近他们的车辆。    截至二人演讲结束、抱花而归,车辆四周没有任何风吹草动。    贝尔也申请了智能犯罪分析系统,试图运用在伦茨堡大学的监控里,其结果也是令人大失所望。    一个“无异常”的提示框,打消了贝尔的所有期待。    车辆里唯一的外来物就是那束花。    贝尔整顿精神,重看了一遍监控,仍是一无所获。    运花的过程中,并没有什么“热心人士”伸手帮助。    准备室里亲手写、插卡片的一男一女,都是本校学生会成员。    按理说,他们是最好的背锅人选。    可是,能在伦茨堡大学的学生会里谋到重要职位的,家庭背景起码是b级公民以上,上不封顶。    贝尔有再多威逼利诱的手段,也不敢对着b级公民施展。    况且,这两个年轻人的人际关系网纯洁得很,和“哥伦布”号毫无瓜葛,同样没有针对小林和詹森的任何理由和动机。    等到他们二人把花搬运到置物台后,就更不可能有人动手了。    那可是监控摄像头正对着的地方!    无计可施之下,贝尔甚至连二人随手摆放在置物台上的喷水瓶都检查了。    里面完全是清水。    即使在监控中路过置物台的几人,经过调查,也都是身家清白的好人。    他们全是去借用楼内洗手间的。    贝尔觉得自己调查得细无可细,日也愁,夜也愁,愁得生出了两个大燎泡。    犯人不是在美格区安装炸弹的,难不成真是在龙湾区动的手?    可是,这点担忧,在贝尔看到牙龈上火、腮帮子肿得宛如松鼠的哈迪时,就彻底烟消云散了。    查得头晕眼花却一无所获的两组“白盾”人员,最终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哥伦布”号其它的三个幸存者。    其实,若不是英雄光环仍在,按照贝尔的想法,早该把桑贾伊他们三个控制起来。    原因很简单。    在那段秘而不宣的录音中,炸弹客明确提到了近12年前的“哥伦布”号沉船事件,剑指五人组。    而他们五人自从险死还生后,人际交往网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    复杂在,他们负责“哥伦布”纪念音乐厅的运营工作,每天迎来送来,和不少银槌市的上流人士都熟悉。    简单在,他们并不和这些上流人士过从甚密,好像是有意地拿捏着分寸,只不远不近地维持着表面上的一层关系。    这也就意味着,他们五个彼此间的关系是最为紧密的。    ……也是最容易出现内部问题的。    若论杀人动机,他们经营了10多年的音乐厅,利益上的冲突,总会有吧?    而且他们近水楼台先得月,想要什么时候安装炸弹都行。    ……哪怕提前两个月把遥控炸弹放在小林和詹森的车上都无所谓。    因为音乐厅那边的监控探头实在太多,云空间的保存上限只有一个月,旧的监控就会被新的内容递进覆盖。    他们中的桑贾伊行为最为怪异,近年来几乎不参加任何公开活动,更别提坐车出行了。    是不是他和这两人产生了什么不为人知的矛盾,动了杀心,借着死人的名义有意铲除他们?    两个负责人整理出了一份阶段调查报告,小心地对此次案件的总负责人,“白盾”副局长艾勒做了汇报。    银槌市的上一件大事,是由拉斯金导致的“白盾”信任危机。    艾勒副局长刚刚牵头解决不久,这新的一桩麻烦就又找上了他。    理由也简单:能者多劳嘛。    艾勒气得犯了偏头痛,面对这样一份猜测成分占据80%的报告,语气也跟着差劲起来:“这就是你们的调查结果?”    两人诺诺连声,只含混地表示,这是目前的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