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不驯之敌 第5节  (第2/2页)
动。    然而,天长日久,这座岛的安全程度完全超出了所有人的期待。    除了偶尔微震几下,它平静地漂浮在这大洋之上,像极了神话里的诺亚方舟。    和彻底销声匿迹的184号安全点相比,185号安全点和银槌岛处于同一纬度,面积、地况和气候条件都差不多。    但它的运气不大好。    185号安全点因为地震而沉没的消息,是乘船远渡而来的幸存者们带到银槌的。    活下来的人不多,排除那些在逃亡中掉队失踪的、被大浪和暴风雨吞噬的船,真正活着到达银槌岛的大约也就三千来人。    从那之后,银槌岛上的登岛人数就没有再增加过。    算起来,那也是一百年前的事情了。    随着流离失所的阴影淡去,大家的安全感与日俱增。    渐渐地,大家按照各自的国家、出身、信仰和习惯的生存环境聚拢抱团,形成了风俗文化各不相同的聚居区。    无数个群落杂乱无章地汇聚在一起,把银槌岛切割成了无数个碎片。    定居下来后,大家不约而同地想,这个新家总要有个名字才好。    从上空俯瞰下来的话,岛的形状像极了一把长槌。    白沙洲绕岛而行,为小岛镶嵌了一圈银边。    土地面积大约是2212多平方公里,又恰好是金属银的熔点。    所以有人叫它“银色天堂”,有人叫它“银沙洲”。    但有相当多的人还是喜欢叫它棒槌岛。    因为贱名好养活。    黑色幽默的是,“银槌”这个名字真正被叫开,是因为岛内如火如荼的娱乐公司“i”公司,前几个字母的发音正好和“银槌”相符。    是它先开始称呼这个岛屿为“银槌”的。    《银槌日讯》、《银槌娱乐》,然后又诞生出了以“银槌市”为主要场景的娱乐游戏、电视剧和电影。    无名岛就这样变成了银槌市。    岛屿的名字有了,为了方便管理,根据公开征集和投票,每个聚居点也都有了名字。    此刻,宁灼来到了主营皮/肉生意的吉原区,在一家卖炸可乐饼的小店旁停下。    通讯器里传来一个健气的少年音:“宁哥,带点辣椒粉!”    宁灼对店老板说:“辣椒粉。”    他的声音被一阵从脱衣舞俱乐部传来的“脱衣服!脱衣服!”的声浪掩盖了过去。    老板已经老得耳背了,又换不起最新款的人造耳蜗,只好带着尴尬的笑意问:“客人,什么?”    宁灼没再说话,指一指辣椒粉的方向。    老人感激地笑应道:“好嘞!您稍等。”    刷了自己的信用点,宁灼提走了装着可乐饼的纸袋,径直穿过小广场中央的脱衣女郎的巨大投影,将投影撞碎了一瞬。    小半层楼高的美丽女性幻影缓缓转朝向宁灼,对他的背影发出了暧昧的飞吻:“欢迎再来哦。”    宁灼把车停在一家业已倒闭的古典乐器行前。    他踏着破碎的旧海报跨上了摩托,车把手上已经挂了两份小吃。    通讯器里换成了爽朗的女音:“宁哥,一会儿路过婆罗街给我带份煎蛋卷哈。”    宁灼忍无可忍:“……你们是没一个人吃晚饭吗?傅老大呢?”    通讯器那头的闵旻笑嘻嘻:“不是你说要戒严吗?这两天我们不好出去惹眼嘛。回来又不是不还你钱。”    宁灼发动车子:“今天的订金没退,就当是他们请‘海娜’夜宵了。”    闵旻:“什么任务?”    宁灼驶向灯火通明的婆罗工业区,言简意赅:“帮有钱人送快递。”    “什么快递?”    “没说。”    闵旻话多,占了频道就爱说个没完:“违禁品吧?”    宁灼没说是,也没说不是。    街巷两侧凌乱而艳俗的涂鸦在他的沉默中向后飞速倒退。    在通天的石柱上方,印刷着婆罗区工厂标志、专门接送工人上下班的轨道列车飞驰而过。    车厢内挤满了一张张疲惫的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