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8章 马芳(下)  (第1/2页)
    这家丁,在大明一朝,可谓异类,同时在朱载壡看来,也是颗毒瘤。    家丁,不是后世所理解的仆人一词,它在大明后期,反而是军队中坚力量的代表。    这些家丁不是国家的,而是冠以所属武将的姓氏,直接隶属于武将本人,是武将的私兵,就连粮饷也是由武将自己出的。    所以又称亲丁。    口口五六③⑦四三陆七伍    而之所以,朱载壡认为它是颗毒瘤,就在于家丁的兴起,是以破坏卫所和军屯制度为前提的。    一旦武将想要蓄养家丁,便需要支付钱粮。    而钱粮从哪来。    武将们,便利用手中权力,开始大肆扩充自己的私田。    田从哪来,军屯!    这让大明的卫所加速崩坏。    而卫所的崩解,说明国家常备军的瓦解,又让朝廷不得不更加依靠家丁。    这样的恶性循环,若是不去解决,这将成为朱载壡心中的一根刺。    “孤且问你可有此事啊!”    朱载壡的声音再次响起,这次问的内容还是一样。    讨论群563743675    但是此刻太子的语气已经加重,殿内的气氛发生微妙的变化。    一听到这话,马芳背上已经有冷汗渗出。    这家丁,虽说从中央到地方,都已经默许了一些边将的这种行为,但是这毕竟是私兵啊,不能摆在明面上来讲。    但是这些私兵实力又十分强悍。    当年大同兵变的时候,巡抚,总兵全部遇害,就是靠梁震的五百精锐家丁来弹压兵乱的。    这让那时候的朝廷,尤其是朝中的文官产生了一种荒诞的结论。    那就是作为将军私兵的家丁可靠性强,而作为国家正规兵的卫所兵不可靠。    这样的结论,直接助长了边将蓄养家丁风气,也影响了后期整个大明的军事。    呜呼痛哉,腐儒当朝,便是这样的结果,只图当下安稳,不谋日后千秋。    “回殿下的话,末将…”    首发:塔&读小说    马芳摸不清眼前这位太子的想法,犹豫了片刻之后,还是决定老老实实回答,“末将手下确实有着选锋存在。”    选锋就是家丁的另一种称呼而已。    “嗯——”    听到这个回答,朱载壡的眉头微挑,表情也缓和了不少,“孤听闻马将军在担着总旗的时候,便常带着三十人出塞,深入草原,那三十人可就是你蓄养的手的选锋了?”    “回殿下,不是的。”    马芳这次回答就显得流畅很多了,“那是隶属于大同军镇的卫所兵三十人。”    “末将每次出战,所带的兵马也不是只有三十人,在塞外还有四百二十人等着末将,不过这几年下来,已经只有三百八十一个兄弟了。”    “噢,原来是四百多——什么?”    朱载壡先是了然的点了点头,随后瞳孔猛然间张大,带着难以置信的口吻询问道,“多少?”    “回殿下,末将手下有三百八十一个兄弟,皆北方健儿,骁勇敢战,都是末将的选锋!”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朱载壡道,“马将军,你应该是在今年千户的时候,才蓄养了这么多的家丁,对吗?”    “回殿下,不是。”    马芳抱拳回道,“是当阳和卫总旗的时候。”    “什么?”    朱载壡望向马芳的眼神有些古怪。    这也太离谱了,总旗不过管着五十人。    结果你自己居然能养着四百来号人?    “这人都是哪来的?那北方健儿,可有些鞑子掺入?”    听到太子这话,马芳的面色似乎有些激动,“回殿下,末将向来是杀鞑虏的,怎么可能招收鞑虏。”    “我那些健儿,都是些边地穷苦地方的汉人。”    扣扣五六③⑦四三陆七伍    “噢?”    朱载壡挑了挑眉。    “殿下,我当年从蒙古那边跑走,不是独自一个人走的,带着十来个人一块跑的,所以那时候周老将军就让我当了个队长!”    “而且这些年来,我一直很注重收拢散失在鞑虏那边的汉人俘虏,我不愿他们为奴,因为这滋味我体会过。慢慢地几百号兄弟便有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