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2章 古代自动机械之传奇,改良版的木牛流马!  (第2/2页)
了这么精巧的机关组件,木头都被玩儿出了花。”    “有些女明星会为自己的秀发或者大长腿投保,我看真正应该巨额投保的,应该是老程的这双手,挖宝、编制、厨艺、木工......无所不能!”    试了试组装好的第一个构件。    各方向上的扭动和连接固定情况都没有问题。    接下来的组装,就加快了进度。    “刚才沉迷于老程登峰造极的木匠基本功,差点忘了真正的看点!”    “对啊,老程说要造出一个机关,将成吨的金丝楠木运下山。”    “嘶,兄弟们,情况有点不对劲啊,我怎么越看越觉得这玩意儿有点眼熟。”    “特么刚刚老程在泥石流沟里才挖到过!牛头!”    “牛头......古代机关术......不会是我想象的那样吧?”    程泽点点头:“没错,就是大家想的那样,我正在做的,就是三国诸葛孔明发明用来为十万蜀军运送粮草的木牛流马。”    出蜀多山地,艰险难行。    木牛流马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横空出世。    宛如活者一般,上山下岭各尽其便!    不仅尤为适合崎岖山地的路况,载重量还特别大。    是山地运载重物的绝对神器!    “老程你来真的?真的要做传说中的木牛流马!?”    “三国演义看多了吧,这是传说中的东西啊!”    “这我倒要给老程说句公道话,《三国志·诸葛亮传》中的确有木牛流马的记述,不过这项技艺已经失传一千多年。”    程泽:“在我们龙国古代,家族这个概念是十分重要的,这也是宗祠出现的原因。祖辈的财产、头衔等,都是按血缘关系进行传承,许多的职业也是如此。”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木匠就包括在内,父传子、子传孙,核心技术就连家族中的旁支都无法知晓,更遑论外人。”    “其实木牛流马的工艺,在后世还历经了数次改良和复原,现在我们还能看到好几种复原版本。”    “而我碰巧从民间木匠世家学到过一些机关术,再结合祖冲之的改良思路,对放置木料的地方进行了改造。”    程泽解释完。    大家倒是相信了几分,不过——    “碰巧?有没有老程你一铲子就能挖出九千岁的几把那么巧啊?”    “老程这么自谦,比骑脸输出还让我更加难受。”    “比我厉害的人不仅比我更加努力,特么就连运气都比我好。”    “淡定,运气也是实力的一种。”    就在讨论之间。    榫卯的拼接工作已经全部完成。    一只巨大的木牛出现在大家的眼前。    牛头硕大,牛腹方;    牛角竖立,牛舌垂。    高七尺六寸五分、广三尺六寸、全长足八尺八。    牛角、牛蹄、牛尾,无不栩栩如生。    最让人称奇的,就是那对牛眼,似乎下一秒就会转动起来。    在牛背的前后方分别设置了木杠与等板方囊各一。    而在木杠和方囊之间,则是两个和本体连接在一起的木制带背座椅。    “这造型,猛一看,妥妥是牛车和汽车的结合体啊!”    “加上老程鬼斧神工的手艺,这头牛似乎下一秒就要“哞”一声,瞪眼尥蹶子把车往前拉。”    “再栩栩如生,也不过是个死物,我想不出老程能怎么让这头巨牛动起来。”咔咔一顿炫的疯了吧,你管这叫民间挖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