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四章 年年有鱼,年年有余  (第1/2页)
    余斗只是点头,心里暗笑——溪水不过丈宽,且是天寒地冻,起鱼能有两三指宽,便算十分好了。    ——    两人抵达水榭小院时,老头子身畔燃着炉火,头遮一顶大伞,顶风处还置一屏风,正在水榭垂钓。    余斗深知老李没这讲究,往院里看去,果真看见房间明亮,其中似有人影。    “少爷!”老李目能夜视,老远便张见人来,兴奋的挥手招呼。    “嘿嘿,老李!”余斗一步登云,掠过数丈溪面,直落在水榭之中,“得多少了?”    老李踢了一下脚边麻绳,绳子的一端栓在椅子上,另一端则是系着个鱼篓,鱼篓垂放溪中,颇有些分量。    “有几条青斑鱼,待会儿煎了,用辣椒炒一锅?”老李说起来,便眼睛发亮。    余斗抿了抿嘴,已在期待美味的鱼片:“家伙事我都带着,迟点再弄。”    现在的任务,是教秋玄清钓鱼!    ——    所谓钓者六物:竿、线、浮、况、钩、饵。    缺其一,则鱼不可得。    除了“六物”,选择好的钓位,也是收获的关键。这一条溪流看来简单,有的地方上鱼快,有的地方却许久无鱼咬钩。    鱼有鱼道,鱼的游经路径、栖聚习惯,都得充分掌握,才能挑选一个好的钓位。    此外,不同的鱼,喜欢吃不同的饵料。    看清水况,还得明白水面之下,有哪些鱼种,自己想钓哪些鱼种。    若能对鱼下饵,自然事半功倍。    除了这些前期准备,剩下的便是技巧经验。钓鱼佬的诀窍,便是书尽三千章,也只得冰山一角!    余斗替秋玄清准备好凳子鱼竿,替她挂好饵料:“这水榭石台边,常有鱼群聚集,我们就在这钓。”    “嗯嗯!”秋玄清拿过鱼竿,脑海中浮现出“沙海垂钓”的画面,就学着余斗的动作,想要甩竿。    “哎别!”慌得余斗连忙拦住,一把抓住她的手腕,轻把竿头一挑,“就这么点地方,甩竿没用,且容易伤人。”    “这样轻轻用力,把鱼钩摆出去即可。以后有大江大河,再教你抛竿手法。”    眼看鱼钩坠入水下,浮标顺着溪水,将鱼线拉扯出一个角度。    秋玄清连把头点:“嗯嗯,我记住了!”    余斗松开手,在离着没两步的位置,也坐下抛竿,嘴里道:“初期学渔,不用太重技巧,也不必在意是否有鱼上钩,且坐份耐心。”    说来也怪,入学一月,秋玄清常觉心神不宁,每日都心弦紧绷。    此刻雪中垂钓,神宁心安,自觉轻松了许多。    才坐没多久,老李那边手腕一抖,浮标没入水中,竿头被拉扯出些弧度。只见老头子一松一遛,一紧一收,就那两息功夫,便起上来一条两指宽的青斑鱼!    “嚯,好厉害!”秋玄清面前没动静,心里越发憧憬。    老李咧嘴一笑,将鱼儿放进鱼篓:“喔嚯嚯,又得一条!”    秋玄清握紧鱼竿,注目溪水之上,只是水流潺潺,面前迟迟不见动静。    倒是后下竿的余斗,跟前水面哗啦一声,他手法迅捷果敢,三两下便将一条大鱼拽出水面。    “嚯,军鱼?”余斗取了鱼钩,两指嵌住鱼鳃,手里银亮的军鱼啪啦啪啦挣扎不停,力量十足。    老李见状,开怀大笑:“还得是少爷出手,今儿宵夜有着落了!”    那条军鱼足有两三斤重,实属难得!    “开竿就上大鱼,好兆头!”余斗也用麻绳绑了鱼篓,装好军鱼放入溪水,“够烤了!”    青斑鱼太小,宜煲汤、辣炒、油酥。    得是两三斤的大鱼,才上得烤架。    ……    这一老一少,钓时无话,起鱼时的几句,倒是欢快怡然。    秋玄清受其感染,虽然一无所获,却能乐在其中。    果真应了那句话——求渔之乐,所乐非渔。    正有些沉迷,身畔的余斗忽的身过手来,一把抓住了自己的手掌并鱼竿!    “……”    秋玄清脸上一红,正待问时,却见余斗表情兴奋,就凭左手小心提遛,嘴里压着声音道:“玄清,鱼咬钩啦!”    “唔!”秋玄清眼睛一亮,半侧身子,方便余斗动作。    朦胧月色下,两人贴得很近,他侧脸轮廓十分清晰,又是清秀,又是俊朗。    秋玄清正看得痴了——余斗的手腕一压一收,哗啦一声,从溪水中拽出条半尺小鱼!    他声音一亮,满是鼓舞:“接鱼,取钩!”    “嗯!”秋玄清知道鱼身滑溜,先伸手抓住回荡的鱼线,顺着一捋,才将鱼儿捏在手里。在余斗的指点下,小心掰着鱼嘴,将鱼钩取下。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再将这条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