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独在异乡为异客!  (第1/2页)
    “薄衾小枕凉天气,乍觉别离滋味。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岁。”    “也拟待,却回征辔。又争奈,已成行计。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厌厌地。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轻柔婉转的歌声飘荡在烟水蒙蒙的湖面上,曲儿是柳永的作词《忆帝京》,这位“奉旨填词”柳三变在当世文坛中固然声名不佳,多有毁誉,可作的词却是深受百姓喜爱,在民间流传甚广,是以才有“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的说法。    唱曲儿的人是一个正值芳华韶龄的采莲姑娘,她此间跪在船边,一边唱着曲儿,一边俯身探手,采摘莲蓬。    江南是块好地方,吴山越水,养出来的女子也多是水灵灵的温婉佳人,那采莲姑娘高高挽起的衣袖下,一对细白如玉藕的小臂光致致,白嫩嫩的,仿佛轻轻一掐便能掐出水来。    一旁撑船的老翁时不时的将目光投向她,眼中有着化不开的慈祥溺爱!    在这艘乌篷小船上,除了他们爷孙俩,还有着一个人。    一个船客!    苏玉楼负手立在船头,修长的身影像一株挺拔的白松,湖上凉风徐徐,带着许些潮湿之气迎面拂来,在这盛夏刚过的季节,犹如二八少女的小手拂在脸上,尤为舒服。    苏玉楼神色惬意的闭上了眼睛。    这时,采莲姑娘嘴里又换了首曲目轻轻哼唱着,依旧是柳永的词,吴侬软语的柔糯腔调,地地道道的苏杭口音,让独在异乡为异客的苏玉楼倍感亲切,特别是在这临近中秋佳节的档口。zWWx.org    苏玉楼的家在杭州,可却不是在当下的杭州,而是在千年之后另外一个时空里的杭州。    在那个时空里,苏玉楼的家境十分富裕,大学念的是考古学,他喜欢研究华夏的历史文化,也喜欢各种各样的珍奇古玩,经常流连于各个古玩市场,而他人生中做的最后一件事儿,就是在地下拍卖场买了一尊青铜碑!    一尊边角花纹精致,而碑面上却空白一片的青铜碑!    地下拍卖场流露出去的都是些见不得光的黑货,据拍卖师介绍,这尊青铜碑是一伙盗墓贼从一座春秋王候墓中盗出来的,有着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    在第一眼瞧见这尊青铜碑时,苏玉楼就像着了魔似的,鬼使神差般将这尊底价不斐的青铜碑给拍了下来。    也正是因为这个东西,第二天他一觉睡醒,就莫名奇妙的穿越到了一个名为“神州”的地方,附身在了一个饿死的小乞儿身上,而导致他穿越的罪魁祸首更是诡异的到了他的脑子里。    一百零八!    原本空白的碑面上出现了这么四个字!    自打那时起,每过去一天,碑面上的数字就变小一位,当碑面上的数字变成零的时候,他又穿越了!    这次他穿越到了南宋理宗年间,脑海中青铜碑上的内容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试炼任务:生存!    时间:六年!    任务奖励:随机!    六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如果没有意外发生的话,在古代生存六年,苏玉楼还是有这个信心和能耐的,然而,意外发生了……    南宋理宗年间正值蒙宋交战时期,刚在穿越地附近一个村子安定下来的苏玉楼很不幸的遇上了打草谷的蒙古军,命不该绝的是,在脑袋即将落地的紧要关口,他又遇到了一个手持玉箫,带着面具的青衫老者。    这青衫老者在当世武林中有着一个极为响亮的名号。    东邪!    如此一波三折,被东邪黄药师救下的苏玉楼最后成为了他的亲传弟子,理由竟是苏玉楼天资奇骨,悟性绝佳,适合传承桃花岛的衣钵。    这个可以理解,穿越者嘛,都这样……    至于东邪黄药师,在天下五绝之中,若论武功,他算不上第一,或许还排不上第二,但就以博闻广识,天赋才情而言,黄药师却是当之无愧的独占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