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二章 国术与内气结合的道路  (第2/2页)
根本不存在。    对于接下来准备写的这部《九鼎记》,这段时间,他也是在思考其中的体系设定。    《九鼎记》的内家拳设定,其实是他用来承接国术设定的。    而内家拳的设定中,最大的优势在于,内家拳可以与内气结合起来修行。    要知道,现在华国的武道体系中,无论是国术还是内气修行,在个体的战斗力上,都并不比圣光体系弱。    唯一差的,只不过是圣光体系拥有持续作战的能力。    而这一点优势,又在军阵厮杀中被无限的放大了。    但是这一点优势,在国术与内气的结合下,根本就是个屁。    在《九鼎记》中,有一个有趣的设定……    在这本书中,主角一出场,就已经有接近内家拳宗师的修为。    主角在得到了一位前代宗师的秘笈时,上面有那位宗师,对内家拳之前的修行体系的一些思考。    内家拳也就在宋元时期兴起,再由太极拳祖师张三丰将其发扬光大……也就是说,整个内家拳,只有不到千年的历史。    这与真实情况不符。    这些内家拳宗师,都已经拥有万斤巨力了,那在内家拳出现以前的那个时代呢?    地球在隋唐以前,那些绝世猛将,动辙挥舞千斤重的石狮子,又或者于万军阵中,斩将夺旗……    这一点,即使是主角修炼到内家拳的宗师境界,也是办不到的。    而在宗师级高人的记录中,就有他根据一些前人笔记,以前从以前留传下来的功法,做出的一个推测……    千年之前,天地间灵气充沛,那个时侯的修行者,是吸收天地元力,修炼内气来战斗的。    其中那些先天强者,内气爆发之下,别说挥舞着几十上百斤的兵器战斗,就算再重十倍,都是等闲。    一些强者,更是能以一敌百……敌千……甚至万人敌!    如霸王扛鼎……如赵子龙于八十万大军中七进七出……再如隋唐英雄的最后辉煌……    不过,随着天地间的灵气枯竭,这些吸收天地间灵气的功法,都逐渐失去了所有的用武之地……    因为灵气枯竭,造成了大宋赢弱……    这个时侯,修炼内气,别说冲击先天了,甚至,连修出内气都已经很难做到了……    这个时侯,人们不得不寻找其他的方法……    于是,一种在以前不入流的法门,开始涌现了出来。    那就是通过站桩等手段,由内而外,练出一丝内劲,再用这丝内劲,来修炼身体的力量。    不过,这丝内劲,实在太少,除了用来打通全身经脉,根本没办法用来战斗……    所以,内家拳宗师,都是以身体力量来战斗的。    而这套体系,直到张三丰,第一个将其修炼到巅峰,才将其发扬光大……    于是,内家拳再次开始完善起来。    而内家拳,与内气修行,也是各有优劣。    根据那位内家拳宗师的推测,如果将一条条经脉,比喻成一条条河流。    那么内气修行,就好像是利用强大的河水水流,去把河道中的淤泥冲开……一开始,利用强大的内气,这一点自然是简单之极。    但是,这种做法,实际上就是把河道中的淤泥,不断的往后挤退。    挤退的越多,后面的河道,就越是拥挤。    所以,内气修行,越到后面也就越困难。    内气修行的强者,了不起就是打通十二正经……能够打通任督二脉,奇经八脉的,那都得算是最最最了不起的成就了……    但是对内家拳宗师而言,几乎全身所有细小的经脉,都是打通的。    所以,主角当时就产生了一个想法,如果是内家拳宗师,去天地灵气充足的地方,修炼内气法门……    这两者并不冲突。    更关键的是,通过修炼内家拳,将身体的所有经脉打通,再有灵气滋养,可以将身体的力量,提升到一种不可思议的境地……    在书中,主角最终是是穿越到了九鼎大陆,才做到了这一点。    毕竟,地球上并没有灵气。    但是在现在这个世界,灵气复苏,地球上的灵气并不缺啊……    这套设定,其实就是让华国现在的国术与内气修行者,实力再进一步……夜色静悄悄的信仰大爆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