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嫁娶不须啼 第43节  (第2/2页)
密布。    百姓们绕着池边长堤观赛,还有租了舟子,挨着湖边观赛的。    宫眷们都在宝津楼,临水殿中,内外都有禁军把守,并不混在一处。    官眷在左右两边搭的水棚里设座,林大有将阿宝和陶英红送到水棚外:“等宴罢了,你们就顺着人到宫门口,自行回去,不必等我。”    成日里轮值,在宫中那是一滴酒都不能沾,今儿必要喝个大醉。    阿宝冲她爹皱皱鼻子,做了个剪刀的手势,要是喝得太多,还剪他胡子。    林大有这把缺了口的胡子,在景元帝那儿都挂了号。    景元帝传他问太仆寺马政一事,坐在大殿上往下看,见他胡子少了个角,便问:“你这胡子,是叫马啃了?”    林大有没续弦,景元帝是知道的。    在崇州时林大有官职虽小,却时常能见到景元帝的面,是以知道他娘子病故,膝下只有一个女儿。    待他得官,景元帝还曾问过他想不想继弦,林大有摇摇头。    他说了一句,叫景元帝记了许久的话。    “我如今好了,却没能叫她享福,只让她跟着我吃苦头。再娶个后来的,要享了她没享的福,那又算什么呢?”    “要是讨个后妻,背着我欺负我阿宝,我死了,也没脸面去地下见她。”    他这些话,已是尽力说得明白,心中也确是这么想的。    说到最后竟撸了一把鼻涕。    赶紧跪下告罪:“臣殿前失仪。”    景元帝身边的大太监本立在殿边,闻言抬眼望向林大有,心中暗自猜度,当真是收了詹事府的礼,替太子美言?    景元帝却只抬抬手:“无事。”    并没罚他,听那声音似乎还有些哀戚之意。    等林大有出了殿,景元帝便问大太监严墉:“你说,他是故意如此说么?”    严墉躬身,他心中猜度着景元帝的意思。并不正面作答,反而说道:“听闻林大人丧妻十年,家中只有一女。”    不曾续弦,跟没有儿子,可不一样。    景元帝听了,许久不曾言语,许是想起了故去的先皇后,当夜便给东宫赐下几道菜。    他既无续弦,那便不是后院倒了葡萄架,那这胡子是谁剪的?    “是臣女孝顺臣,看臣胡子打结,拿梳子给臣梳,一梳就卡住了。”只好剪掉。    林大有一句话还没说完,景元帝喷了茶。    景元帝好容易忍住,越想越好笑:“是你那个得了金鞭的女儿?”    “正是。”说起女儿,便咧开嘴笑。    严墉凑趣儿说道:“听说林大人家裹得好粽子,辣味儿的,想必也是林大人千金的手笔了?”    林大有道:“是,这京城的菜都淡津津的,臣与臣女还是更吃得惯崇州菜,就爱那个味儿。”    “陛下要是想吃,臣给陛下也送一篓来。”    景元帝想喝茶的,又搁下了,正事说了没几句,笑得倒是开怀。    等林大有退出英武殿,严墉才道:“林大人真是率真憨直之人。”    “不忘本,才好啊。”    到了坤宁宫中用饭时,皇后宫中也蒸了粽子,她亲手剥了一个给景元帝:“尝尝,这是臣妾亲手裹的薄荷香粽,这米都拿薄荷叶子水浸过,吃着凉。”    景元帝便想到了辣肉粽子,把林大有家的事儿,当笑谈说给皇后听。    一边说一边想到那把还没长齐的胡子,还是忍不住要笑。    皇后娘娘也掩袖而笑:“陛下是不是馋了?要是馋了,明儿我也学做辣粽子,咱们也尝尝新鲜。”    那日陛下便是见了林大有,才赐菜给东宫的。    英武殿赐菜,东宫谢恩。    这些事传到坤宁宫。    景元帝对太子向来严苛,似这样的事,大约只有年节或太子生日的时候才有。突然赐菜,必是事出有因。    也不必去问严墉,只要问一问小太监那日都宣了谁,便能知道大概。    探听英武殿中说了什么,皇后还没这么大的权柄,但她还记得御宴赛马,林家女儿得了御赐的金鞭的事。    “我记着他的女儿,还得了陛下御赐的金鞭呢。”    永平伯郡主老大不高兴,她母亲是荣庆公主,先帝爷的小女儿,一向最受疼爱。生下女儿,还封为郡主。    “正好要替公主们选伴读,不如将她也添上?”    “你瞧着好就办罢。”    景元帝接过粽子,这些事本就该皇后来管,他也不插手,吃了口粽子赞道:“还是你这儿的菜,朕吃着舒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