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嫁娶不须啼 第21节  (第2/2页)
    阿宝一边吃烧鸭子一边点兵点将:“你们谁,到前头打听打听去。”看了一圈点住结香,“你们是一道买进来的,有几分交情,你去打听。”    结香没一会儿就探到了消息,豆角都不必她问,竹筒倒豆子,全告诉她:“是个张大人送的。”    是人家送的,那还好些。    阿宝气略平,但心里总不乐意,咬口鸭子腿,狠嚼一通:“什么狗屁张大人。”    几个丫头就当没听到。    陶英红安置好人,自己跑了一趟,丫鬟们都退到屋外去。    她搂住阿宝:“原先这些话,我也从没跟你说过,也是时候该说了。”    红姨从没用这种口吻跟她说过话,好像突然拿她当大人了,阿宝早盼着这一天,可此时她却一点也不想听。    “你爹总不能一辈子不再娶的。你见过不再娶的男人,都是什么样?”    只有家里穷得揭不开锅的,那富裕的,就算是七老八十也一样纳新人。    “你爹正当年,再说,你娘走了,他也苦了十年多了。”    王府后街多的是婚丧嫁娶,鳏夫再娶,寡妇再嫁,对升斗小民来说,都是常事。    阿宝不说话,低着头。    看她这模样,陶英红又舍不得了,把她搂得紧些:“你爹心里有你娘呢,今天这个是哪一个当官的,什么张大人送他的。”    “吃饱了撑得慌。”阿宝又骂一句。    被陶英红照脑袋拍了一下:“你爹惯着你,可你也不能没轻重。”打完又揉揉她,“这才是人家送他的,要是正经给他说亲呢?咱们还能拦着?”    阿宝一吸鼻子,伏在陶英红身上。    “这一个,等你爹回来,再看是怎么个章程。”想了半天,还是没提要搬出去的事儿。    阿宝耷拉着脑袋,心里知道红姨说得对,但她突然问:“那万一要像小莺儿似的,我怎么办?”    小莺儿是一条街上住的街坊,自打她爹讨了后娘,又生下弟弟,身上就时常青一块紫一块的,腊月里下着雪还让她洗衣服,冻得两只手像萝卜条。    “你是小莺儿啊?”    阿宝乐了,她摇头:“那我不是。”    谁能打着她呀,她早跑出二里地了。    京城连月戒严,到这几日才松,街巷夜市复又热闹起来。    青书提着书匣,一路走到裴府角门边,门房刘忠伸脸瞧是他,赶紧把门打开:“青书小哥回来了?怎么这么晚还给公子取书?”    青书笑一笑:“跟书铺里订下的,说是今日到,我去了还没捡出来,白等了许久。”说着摸几个钱扔给刘忠。    刘忠拿了赏钱就笑:“这又多偏我一顿酒。”    “公子赏的,可不许喝酒,喝茶。”    刘忠自打一个嘴巴子:“喝茶喝茶。”    青书连过几道门,进到北斋,到留云山房门前。    松烟报:“公子,青书回来了。”    “叫他进。”    裴观一身敞袖,坐在屋中。    屋中除了书,只有书,堆叠得柜上墙边四处皆满,满屋书中,他一人独坐,头也没抬:“怎么?”    青书提着书匣,低头回禀:“有辆梨香院的马车停在林府门前,说是一位姓张的大人,给林大人送了一个擅琵琶的女伎。”    裴观指尖一顿,姓张的大人?    “打听是哪位张大人了?”    “说是詹事府里的大人。”青书没打听到官职,京里乱纷纷的,正改军制,各府各营的职位还多有没颁布的。    “张万成?”大约就是他了。    竟还是齐王帐下的老熟人。    张万成现如今究竟是太子的人?还是已经投了齐王?    林家知不知道此事?想什么法子让他们知道呢?    第19章 张网    嫁娶不须啼    怀愫    青书禀报完退下去,将书匣交给松烟。    刚走到曲廊边,就见白露捧着包袱过来,见到青书同他招呼:“怎么这样晚才回来?我做了火腿卷子,叫他们几个给你留了两块的。”    青书几人跟着裴观吃素,素得两眼冒青光。    公子倒也不全拘着他们,只要他们当值的时候不食荤腥就行,不到他面前,他不管。可几人哪敢,也都跟着一起吃素。    白露是瞅准了这个,每日做些荤点心,也不让大厨房的人知道,让立春偷偷送进来。如今是五房当家,怕厨房嚼舌头人说三房守假孝。    青书含混应声,白露又问:“这么晚是去哪儿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