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二章、半工业化vs封建帝国  (第2/3页)
北方的汉人百姓的身上。    事实上。    北方汉人百姓的负担本来就很重——随着北方的过度开发,关中在唐朝之后就残破了,中原等地也由于人口的膨胀而产生了过度开发的问题。    北方的环境遭到极大破坏,土地肥力流失,黄河含沙量持续增大。    这些问题都导致了原本是世界上最好的农耕平原之一的华北平原的环境变得极为脆弱,抗灾害能力下降到一个非常危险的程度。    如果失去南方。    再把这些胆子全部压到华北。    那这大清朝能压得住华北的汉人农民?    这些问题乾隆是清楚的。    大清失去了华南,就已经到了一个相当危险的地步了。    任何王朝的崩塌。    都是先从财政崩塌开始的.....    “打总是要打一场的,而且不能再拖下去了...”    福康安说道。    “关键是战场摆在哪里?如果是要摆在南昌府,那最好直接从赣州撤退,加强南昌府,如果是摆在赣州府的话,那也要增兵赣州。”    “不过....关键是逆明是否会选择接战。当前除了五万包衣行军和几万骑兵,其他的各路大军...都没有和逆明进行野战的能力。逆明火炮过于犀利,如果没有坚固的工事作为屏障,实难与之交锋。”    福康安这话一出。    让在场众人度不由得头痛起来。    现在清军要和明军野战,要么是自己也有足够的火炮,能够用火炮和明军形成势均力敌的对峙。    要么。    就是要派遣大量的骑兵,骑兵可以遮护步兵,又可以寻找机会袭扰敌人的炮兵阵地。    然而这两个办法,对大清朝来说都有些难办。    第一个办法,即使是你有足够多的大炮,也没有足够多的火药,而且清廷生产大炮的成本太高了,没办法像是明军这样拥有这么多火炮。    而第二个办法倒是大清占据绝对优势。    然而骑兵本来就难得,后勤压力也大。    如今随着乾隆南下的三万骑兵已经是要大清朝掏家底来支应了。    若是再从内外蒙古调集骑兵南下,这恐怖的后勤压力就能把大清朝廷压垮....    所以现在的问题是。    清军一方面不敢主动走出坚城,寻求野外决战。    另外一方面。    又有求战的迫切愿望。    这就要求明军主动来攻城。    只是在现在这种情况下。    让明军主动来攻城的可能性又有多大呢?    海兰察看了看乾隆。    眯起了眼睛。    作为从东北野人土著,靠着能打一路爬到现在的地位的猛将。    海兰察自然不是什么有勇无谋之辈。    “想要吸引明来攻,战场就不能摆在南昌,只能摆在赣州城!”    “若是我军收缩回南昌,那逆明就更加没有后顾之忧,大可以大摇大摆的把南方诸省都收入囊中,然后再调集优势兵力围攻南昌城。”    “所以我们必须要创造出一个...逆明必须来攻的条件,或者说...是诱饵。”    海兰察看向了乾隆。    诱饵?    在场的都不是笨蛋。    能够让明军放弃现有计划,选择打破赣州,围攻南昌的诱饵...    也许就只有这位大清朝的皇帝陛下了。    乾隆眉头紧锁:“超勇公,你这是让朕亲去南昌?”    海兰察道:“万岁爷,这是唯一的机会了,您到了南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