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七十二章.差距与安抚. (第2/4页)
迫蒙古右翼各部落迅速撤兵、放弃河套平原。” 赵俊臣转头向着周尚景点头示意之后,又进一步补充道:“陛下,建州女真究竟会不会趁机出兵,出兵之后又要攻打何处,不仅是蒙古右翼无法确定此事,咱们也同样无法确定此事! 但经过了今年这几场战事之后,蒙古右翼已是元气大损,乃是近百年以来最为虚弱的时期;我朝也同样是渐渐力竭,已是无力再战了!所以,臣认为建州女真这般情况下一定会伺机而动,想要坐收渔翁之利!wap..OrG 当然,建州女真的目标究竟是南侵我朝辽东,还是想要吞并蒙古右翼,目前还不确定!但臣认为,朝廷必须要两方面同时做出准备!一方面是传令辽东、冀州、宣府三大军镇严阵以待、加强防御,打消建州女真的南侵意图,另一方面也要让蒙古右翼尽快意识到建州女真的威胁,提前做出准备,防止是建州女真轻易吞并了蒙古右翼、进一步增强实力!” 赵俊臣的话声刚落,周尚景就再次说道:“陛下明鉴,蒙古人早就衰弱了,并不是朝廷的心腹之患,但建州女真这些年来一直是养精蓄锐,却是实力不可小觑! 老臣认为,辽东、冀州、宣府三大军镇不仅仅是要严阵以待、加强防御,暗中警告建州女真,让他们明白出兵南侵的话就一定讨不到任何好处!与此同时,若是建州女真想要向西出兵吞并蒙古右翼的话,辽东、冀州、宣府三大军镇也要频繁调动,佯攻建州女真的腹地,让建州女真分心分兵,不敢尽出全力,绝不能让他们轻易扩张势力,以防是尾大不掉。” 听到周尚景与赵俊臣二人的陆续表态之后,德庆皇帝却是首先看了沈常茂一眼,目光中隐隐有些失望。 相较于周尚景与赵俊臣的目光长远、思虑周详,沈常茂确实是相差太远了。 德庆皇帝当初让沈常茂代替周尚景担任内阁首辅之位,主要还是为了打压周尚景的权势与影响,但如今看来沈常茂显然是德不配位,再让他留在内阁首辅的位置上,就必将要影响到朝廷的政局稳定。 诸般想法在德庆皇帝的脑中一闪而过,德庆皇帝表面上依然是不动神色,只是缓缓开口提出了自己的顾虑:“周阁老与赵爱卿的说法确实有理,但……朕必须要释放那些蒙古右翼的部落首领吗?为了收复河套的战事,朝廷才是刚刚释放了蒙古联军的主帅巴根,若是再一次轻易释放了这些蒙古右翼的部落首领,岂不是要让各地异族失去敬畏之心,认为我朝软弱可欺、即使是冒犯天威也不会有严重后果?” 听到德庆皇帝的说法之后,赵俊臣先是一愣,只觉得德庆皇帝的这般顾虑有些经不起推敲。 但很快,赵俊臣就猜出了德庆皇帝的真实心意。 德庆皇帝向来是好大喜功的性格,最是喜欢人前显贵,对于德庆皇帝而言,唯有亲眼见到这些异族首领们跪倒在自己脚下俯首称臣、叩头求饶,才能让他心满意足、脸面有光。 史书工笔也一向是喜欢重点描述这种事情,必然是要大书特书,若是德庆皇帝到时候还能脱口说出几句名言,比如“犯我强明者虽远必诛”之类,说不定就会演变成为一个流传千古的传奇故事,德庆皇帝的后世声望也将会大为高涨! 其实,早在赵俊臣当初活捉了蒙古联军的主帅巴根之后,德庆皇帝就已经暗自准备了好几句自认为是大气磅礴、很有圣君风范的话语,急切盼望着赵俊臣尽快把巴根等人押送到京城见他,谁知道赵俊臣与梁辅臣这二人为了收复河套的计划,却是私自放走了巴根,德庆皇帝收到消息之后就一直是很不高兴。 现如今,好不容易又活捉了一批蒙古部落首领,德庆皇帝还以为自己所准备的那些“至理名言”终于有了用武之地,谁知道赵俊臣又要放走他们,德庆皇帝自然是有些不乐意。 猜到了德庆皇帝的这般心思之后,赵俊臣却是一言不发,完全没有表态说服的意思,只是转头看了一眼周尚景。 另一边,周尚景也同样猜出了德庆皇帝的心思,当即是说道:“陛下,您若是成功收复了河套地区,可谓是文成武德、功盖当世,又有谁敢生出小觑之心? 陛下乃是圣君明主,‘敬’‘畏’两字皆不可缺,这几场战事下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