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1章 释教禅宗  (第1/2页)
    中州佛寺发达,乃是全王朝之最。    说是五里一庙,十里一寺也不为过。    要知道,中州有一多半是山区,在仅剩不多可供居住的地方,却包含了大大小小百余座寺庙。    这里几乎半数人都信佛敬僧。走在大街上,经常能看到化缘的僧人,这要搁在京城,不被轰走就算好的了,但在这里,百姓大多会尊敬地双手合十,往和尚的钵盂里面放上几个铜板。    王柄权等人一路走来,这种情况已经见过许多次。    其余几人顶多觉得新鲜,而对释教在中原的形势极为了解王柄权,却对中州的情况感到惊奇。    释教出自西赤,传入中原后发展迅速,盛唐时达到巅峰。    后来北突入主中原,他们不信佛,甚至动不动就杀僧灭僧,搞得释教在中原一度差点绝了根。    王朝建立后,由于王柄权那位皇祖母喜好佛法,所以朝廷对于释教的态度是接纳多过抗拒,甚至京中有许多官员都开始释教,皇宫之内的那座千佛殿也正是那时建立地。    除了京城大内,民间亦是如此,一座座佛寺佛塔拔地而起,信徒络绎不绝,香火鼎盛至极。    在这种优沃的条件下,释教在中原疯狂生长,规模一度赶超盛唐。    在那个王朝根基未稳,百姓食不果腹的年代,寺庙是少有能吃饱饭的地方,甚至一度形成百姓去寺庙“化缘”的景象。    后来太皇太后离世,朝中一位对时局有着独特见解的新贵大员,对素来劝人向善的释教针锋相对,这才揭开其真实面目。    ……    释教创建之初,主张众生平等,消灭欲望,劝人为善。    这本是一济有利信徒的良药,奈何良药用错了地方,便是毒药。    释教出自西赤,本是渡人渡己之道,在被西赤朝堂看中后,掺杂进许多阴暗权谋,使其成为一种控制百姓的手段。    因见其效果显著,西赤便将目标又放在了周边各国身上。    在经历了一番添油加醋后,这些夹带私货的释法在四族扎了根。    其中最为排斥的当属北突,北突信奉代表着自然之神的白狼,对于外来的释教,一直心存抵制,甚至就连寺庙的建立,都要经过各地领主同意。    北突律法明文规定,每百倾领地,至多存在一庙,千倾领地,至多一寺。    纵使律法如此严苛,却依旧有大量牧民投身释教门下,为数不多在千倾土地上才有资格存在的大寺,也是个个香火鼎盛,鼎盛到几乎火光冲天。    其中以南部甘灯寺最为出名,每年寺里仅是燃去的香烛,就足足是皇城万安宫用量的十余倍。    北突尚且如此,就更别说对此一直不管不问的王朝了。    那位预言了西赤密宗会是王朝心腹大患的周姓学士,就曾不止一次上书,希望朝堂早做预防,可惜都没得到重视,反而还遭受了朝中不少亲佛官员的讥讽打压。    后来哪怕是寺院每年的香火钱已经超过了王朝税收,朝堂上仍是不为所动。    直至曲先卫发生了一件事,才让王朝真正警觉起来。    曲先卫毗邻西赤,与深处腹地已经融入了中原本土道教儒家思想的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