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9章:新希望  (第2/2页)
    袁峰华在这栋楼里彻底震怒了。    桌子都要被他拍烂,指着那个负责人吐沫星子都飞了出来。    “你们单位大门是金子做的是吗?一般老百姓进不来是吗?”    “你们就是长宁县的蚂蟥,吸血虫,毒瘤!”    “不铲除了你们,长宁县永远没有希望!”    这个新来的县长,所谓的三把火,第二把火,已经要轰轰烈烈的烧起来。    半个小时后,相关单位迅速的做出了补救措施。    第一,撤除对创金工厂的封条。    第二,袁峰华做了一个非常大胆的事,他让工商相关部门马上走流程,他要批准长宁县,乃至于全省第一家民营企业。    大胆改革开先河!    这张执照,他要给创金工厂。    很多思想保守的人,被他这个决定吓的浑身哆嗦。    开什么玩笑,这放在全国,估计都是雷声轰隆隆的大事!    如果踩中了,那么长宁县将会被京都表扬,给一个改革先锋县的名誉。    如果没有踩中,长宁县估计会被重点整治,没有一个人会幸免!    但袁峰华态度坚决,谁也不允许反驳,雷厉风行!    第三,迅速组织班子,下到小阳村,安抚老百姓的情绪。    第四,当天接待过马玉林,并态度恶劣,甚至于动过手的,一律开除。    体制内开除人非常的困难,因为要走很多的程序,这也是当前体制臃肿,太多吃闲饭的原因。    但袁峰华要借助于这件事,对整个长宁县,展开轰轰烈烈的整顿!    …    小阳村。    近日,总是雷声轰鸣,秋日里的雷声可不多见。    已经入秋了,可秋老虎的毒辣依旧令人心浮气躁。    田里已经是金黄一片了。    今年是小阳村承包到户的第一个年头。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充满了希望,认为好日子要到头了。    都在渴望着家里几亩水田收成,把自家谷仓填满的场景。    干活也特别有劲。    可真正到了收成的时候,一个个村里人心里怎么都不是滋味。    因为他们前面几个月,都尝到了甜头。    玉林这孩子的工厂,一天可以赚好几块钱,还有肉菜。    这不比种田赚钱的多?    我们村里人只要努力点,谁的工资不比县长还高?    家家户户都在计划着砖瓦房。    可甜头才吃了几个月,忽然一下没了。    个个心里头都特别的难受!    农民想赚几个钱,改善下自己的生活,凭自己劳动吃饭,不偷不抢,我们有什么错?    碍你谁眼睛了?    村里人,已经有好几个背着行李到省里告状去了。    还有几个也在准备着去县里找县长。    反正小阳村村里人,心里都憋着一口气。    就算是蒋国财,也憋着老大的一肚子火。    第一次,他在乡大会拍了桌子:老子特么不干了!你们口口声声说让我们自强自立。    结果我们干点事,你们就万般阻拦,什么玩意儿!    每个人,都希望事情能转机。    听说,玉林这孩子在县里跑了几天几夜,终于回来了。    村里人都在祈祷着,工厂能从这次劫难当中走过去。    金黄的稻田中,村民们闷闷不乐的割着谷子。    田间大道上,一排车子呼呼呼的卷着风尘飞速而来。    村民们一个个疑惑的直起了身子,不解的望着。庭后山的1980大倒爷的发家之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