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 滑膛燧发枪  (第2/2页)
康为什么不发射呢?    因为他有些害怕,这要是炸了膛,脸就别打算要了,是脸!不是面子。可已经夸下了的海口怎能收回呢?最后心一狠,牙一咬,闭着眼扣动了扳机。    “砰!”    伴随着枪身冒出一团烟雾,铅弹射了出去,枪身安然无恙。毕懋康听到响声,闻到火药味,脸上也没感觉到疼痛,骄傲的睁开了眼。    一旁的内侍赶紧跑到木耙旁,左看右看看了半天,又跑了回来。    “禀万岁,好像、好像脱靶了。”    毕懋康一听,脸上露出了一丝尴尬。    “这个,新枪,还需磨合。我再来一发。”    于是再次熟练地装药装弹。    砰!    又脱靶了。    到第三枪才勉强命中。    这跟想象中的差别有些大啊,不应该非常精准么?朱由检见到如此低的命中率,有些失望。    “老毕,用浸过油脂的麻布把铅弹包起来,看看能不能提高装弹效率。”    不一会儿,麻布找来了。毕懋康撕了一点沾上油,裹着铅弹用送弹棍往枪膛里敲去。    “陛下!进去了!好滑!一下就插到最里面了!”    “......”    朱由检伸手拿过了火遂枪,敲了敲微微发热的枪管。    “这铳管倒是牢靠,为什么朕总是听说炸膛的事情呢?”    “不瞒陛下,现有的技艺完全能够打造出合格的铳管。至于为何我军士装备的鸟铳经常炸膛,实乃、实乃粗制滥造。”毕懋康犹豫了一下,还是说出了心底最深的想法。    “粗制滥造......”朱由检若有所思地喃喃道。    这大明,真是烂透了啊。    朱由检终于不再天天往兵仗局跑了,临走之前他把书丢给了毕懋康,又给他拨了一万两银子,让他接着研究。    看着累日积累的奏折,朱由检一个头两个大。吩咐人按照引黄和贴黄筛选出一些无关紧要的奏折,却还剩下两大摞。他无奈地叹了口气,埋头扎进了奏折堆。等批阅完所有奏折,外面天色已经渐晚,天黑的越来越快了。    朱由检站起来伸了个懒腰,活动了一下身体,来到了殿外。    “王伴伴,你说此时卢象升到哪了?也不知道剿匪顺利不顺利。”    “奴婢不知,但料想卢大人一定不会辜负万岁的期望的。”    “希望一切顺利吧。”    朱由检仰头望着头顶的星空,思绪又飘回到了毕懋康造枪这件事上。    连日来,御史们轮番上阵,把自己喷的一无是处。西厂也侦知了许多坊间对自己的传闻,在一些人有意的传播下,老百姓口中的自己俨然成了一个不理朝政的昏君。    一开始他就知道自己肯定会面临很大的阻力,但有些事情一定要做。他也知道想要推动科技的发展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做一件事最好的时间就是昨天和现在。    自己还年轻,时间还很多。    要做的很多,能做的更多。    我们要有无敌的步枪与装备。    我们要有犀利的战舰与大炮。    我们要跨过大洋将大明的旗帜插到别人的土地。    无论自己能把大明王朝延续多少年。    无论将来会有哪个朝代统治这个国家。    他都不愿再让那百年屈辱历史记载在华夏人民的史书上!    割地赔款,倾销鸦片,烧杀抢掠。    绝对不能再重现!    至少,    在这个世界!炸一份薯条的崇祯的网购系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