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五章另一面  (第2/2页)
   安阳道按察使晁已是安王的得意门生,这些年他不仅孝敬安王府,最近安阳道闹灾期间,更是送来大把银子,请安王在皇上面前为他说话。    如果容瀛手中有他们接受晁已贿赂一事,那他们家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父王,咱们该怎么办呀?”    “只要做两件事情,第一,晁已送来的东西都不能动,先封存起来,看时机再做处置;第二,你不要再去招惹太子了!”    容严心中不服,只是父命难违,不得已遵从。    ……    翌日。    皇宫,御书房。    殷丞相听宣到来,进入御书房,便见到了站在一旁的安王。    “微臣参见皇上。”    他一边行礼,一边寻思安王在此的原因。    御案前,老皇帝将手中的奏折放到一边,抬眼看去,“丞相,你家千金今年芳龄几许呀?”    殷丞相心里一怔,立刻想到了嫁娶一事,为此心中惴惴不安。    “回皇上,十九了。”    “是到了嫁人的年纪了呢,可曾许配有人家?”    “小女性子要强,不易相处。微臣曾三次找人与她做媒,都被她推却了。”    “儿女的婚姻大事,历来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怎敢推却?”    “她倒是没有明着推却,而是到男方家捣乱,逼得人家上门退婚。”    老皇帝仰天大笑,“好一个聪慧的丫头。”    殷丞相颔首道:“微臣教女无方,甚是惭愧。”    老皇帝拿起了一份奏疏,“今儿安王给朕上了一份奏疏,你自个看看吧。”    太监拿了奏疏交到殷丞相手中。    殷丞相不知安王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怀疑地看了安王一眼,安王面露微笑以示致意。    看了奏疏,殷丞相迟迟没做声。    奏疏中提到太子只有一位妃子,且两年无嗣,不利于江山社稷之稳固。故而恳请太子纳妃,以便让皇室开枝散叶,惠及万方。    “依朕看,安王所奏之事不无道理。朕问了太子新妃的人选都有谁,他便推举了你殷丞相的千金。”    殷丞相不明白安王打的什么主意。    他不是沛国公的人吗?怎么会举荐我的女儿嫁给太子?    “丞相莫非不愿意?”老皇帝问。    “微臣不敢,小女若能嫁给太子,那是她三生有幸,也是我殷家祖上显灵。微臣只是担心……”    “担心她不愿意?”    殷丞相点了点头。    老皇帝淡淡一笑,“你回去问问她的意思就是了,倘若她不愿意,这件事情就算了。”    “谢主隆恩。”    御书房谈话结束后,殷丞相便乘坐马车离开了皇宫,返回相府。途中他一直在思考着安王的动机以及将女儿嫁给太子的利弊。    以他对安王的了解,安王或许是想讨好他,拉近他们之间的关系,这也就意味着,安王对沛国公有所不满,也预示着沛国公的党羽内部已经出现了裂痕。    将女儿嫁给太子,在他看来绝对是利大于弊。而今皇上龙体欠安,只怕时日无多,太子登基继位是早晚的事儿。太子妃无子,若是他的女儿先怀上龙种,就能大大削弱沛国公的实力。    想到这些,殷丞相脸上露出了喜悦之色。    无论如何,都要说服雪菲嫁给容瀛!白小粥的重生后,腹黑太子在我怀里装可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